1)第47章 细究动机 大纲出炉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细究动机大纲出炉

  陈一鸣把“敦刻尔克版半岛战争”给二大爷简要描述了一下,果然发现后者的眉头紧紧地拧起。

  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你这个备选方案,场面还真是不小。”

  陈一鸣弱弱地补充,“马叔,你想要海上飘的也可以有,我方歼击机从海上打起,到时候飞机下方海上飘几艘军舰,画面更有质感。”

  二大爷连连摆手,“行了打住,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搞这个时间太仓促,伱还是先从一镜到底那个开始准备吧。

  这样,我尽快帮你联络有关方面,你这几天抓紧时间,把需求和想法再细化一下。

  最主要的是,你一定要想清楚,你的故事里要着重表现哪几个人物,他们在电影中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意图向观众传递哪些信息和情绪。

  一镜到底的形式确实有新意、有话题性,但一定不能忘记初衷,还是要始终紧扣主旋律电影的基调。”

  走出马家所在的别墅区,站在路边等出租车的时候,陈一鸣一直在反复思索着二大爷最后的那段话。

  故事线索都还没有理顺,其实还远没有到考虑人物塑造的时候。

  但是陈一鸣知道,二大爷的提点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这部电影能不能成功立项,是生与死的首要问题。

  陈一鸣固然可以借鉴诺兰的做法,把作为战争对立面的敌军意象化,不露脸甚至完全不出镜,从而避免观众陷入立场的二元对立。

  但是我军人物总是要出镜的,他们在镜头里的形象,同样会带给观众一定的观感,反映出相应的评断,溢散出电影的态度。

  而这正是上峰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你打算对我军官兵做何种呈现?

  粗粗一想不过是故事里的几个人物设定,细究起来却是千头万绪复杂无比。

  从前到后顺着故事线捋一下,电影里每个层级的人物都简单不起来。

  比如,给主角布置传令任务的军官,应该如何做任务前的动员?

  传统主旋律电影很直接,大了讲就是保家卫国,具体讲则是救助战友,领受这个极度危险的任务是光荣,是立功受奖的机会。

  导演默认观众理解并认同这个理由,有时候甚至直接忽略掉任务动员这个环节。

  《横空出世》里,军官开门见山地问科学家主角,你愿意为了国家隐姓埋名吗?

  科学家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

  前世这是1999年的电影,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了解原子弹工程,也不清楚建国初期的特殊情况,但他们依旧可以毫无阻碍地理解科学家的选择,并为之深深触动。

  同样是呆在戈壁沙漠里搞原子弹,《奥本海默》里的科学家就是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态度。

  外国观众会质疑科学家不爱国吗?当然不会!

  所以只是电影开头的一个军官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