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1章 蔡琰的消息(下)_张辽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笑笑,他绝不是一个只知道一味强硬的人,只不过他一贯的作风让人们有了这样的错觉,认为他张辽是属于对外强硬派。可实际上张辽知道一味的战争是不可能彻底解决边乱的,唯有用剿抚并举的方式,辅以文化侵略,才能从根本上同化胡人,彻底解决边疆的问题。只不过他也不会去刻意的纠正别人的认知,要知道,一个“愤青”是会降低别人的重视程度的,这一点古今皆不例外。

  而对于蔡琰这个命运多舛,一生坎坷的女子,张辽能记住也就是那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和千古流传的“胡笳十八拍”的名曲。不过被张辽提前插手这么一搅和,蔡琰用不着在匈奴待上十二年了,估计这“胡笳十八拍”搞不好也就要没有了。

  但张辽对此没什么遗憾的,反正他也压根就不喜欢听那种悲哀凄凉的曲调,没了就没了吧。若是蔡琰能早些回归,说不定还能作出些别的名曲呢。至于她脑中记忆的家中藏书,说不定也会因为提前回来而记得更多一些,超过历史上所记载的四百篇文章。

  “我军如今南北皆有敌人,若是匈奴人不予理会我们,倒也是个麻烦。不知此时妙才是否已经控制住了长安?若是能抽出一部分兵力向东,则可在增援于禁的同时作出威慑南匈奴的姿态,可有利于主公派出的使者的交涉。”张辽说道。

  后世的外交策略中类似这样的军事威胁和外交交涉相接合是很正常的,虽然张辽对外交所知不多,但这种表面文章还是会做的。而中国在战国时期这类举动各国也没有少做,只是到了国家统一后,反而因为天朝上国的面子和故意曲解儒家仁义的思想而使得原本的那些外交家们(纵横家)没了用武之地。张辽这个提议也让荀、荀攸和孔融皱起了眉头,但事情涉及蔡琰,这三人也没有开口反对。

  曹操、郭嘉、程昱就没有这种想法,他们听了张辽的提议之后眼中一亮,他们也不愿窝窝囊囊的去交涉,而这种举动确实要比单纯的交涉要提气解恨,就算是传了出去,也不会留下什么软弱可欺的名声,倒是及其符合他们的胃口。“主公,文远此计甚妙。只需妙才将军抽调三千精骑足矣!”程昱眯起双眼,略带些杀气的说。

  “正是,软硬兼施,恩威并重,由不得匈奴人不低头。”郭嘉要点着头赞道。

  “呵呵。”曹操也笑着捋着胡须,“确实不错,只要能确认那人真是昭姬小姐,孤自当命妙才亲率骑兵前往河东。奉孝,你给雒阳于禁传令,让他注意接应文远的家人。”

  “诺!”郭嘉应道。

  “主公……”张辽似乎还有话说,但刚开口就被曹操举手止住。

  “文远,孤知你心意。待北方安定,匈奴人犯下的罪行孤自会与他们清算!”曹操说着话,也不自觉的带上了杀机。

  “主公英明!”张辽由衷的称赞道。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