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0章 辩驳(加更求票6)_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辩驳(加更求票6)

  “臣方士用,拜见陛下!”

  楚歌摆了摆手:“起来吧。”

  按照大盛朝的规制,原本的许多官员礼仪都是沿用前朝,但后来盛太祖认为宴饮行酒等日常内容中跪拜之礼太多,所以重新诏定揖拜礼,只有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才需要跪拜。

  臣子见皇帝奏事当然也属于比较正式的场合。

  楚歌打量了一下这个叫方士用的儒生。

  他看起来有四十多岁,留着几缕长须,目光炯炯,看起来颇有些名士风范。

  对于方士用这个人,楚歌当然也有所了解。

  从史料上的记载来看,他确实是大儒,在当时也算是个名士。至于为官过程中贪没贪,这个属于悬案,没有切实证据。

  但从此人行事风格来说,即便贪了应该也不多,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在忠君爱国这种古代社会的传统美德方面,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但这并不代表着他说的就是对的。

  事实上,在大盛朝建立之初,盛太祖也重用了不少名士。但这些名士之中,能办事的名臣有一些,但光会动嘴却不会办事的货色,也不少。

  而这个方士用,显然更偏向于后者。

  所以在空印案爆发时,其他的官员全都不敢劝谏,唯独他上疏表示反对。

  他自认为是其他人怂而自己勇敢,但实际上,更多的原因在于他不懂政治。

  用方士用自己的话说:“天子怒空印事,以为欺罔。丞相大夫皆知空印者无它罪,可恕,莫敢谏。嗟乎,诚得人言之,上圣明,宁有不悟?”

  意思就是说,天子以为空印案是欺君罔上、罪不可恕,而百官都知道空印案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罪过,可以饶恕,但他们都不敢劝谏。

  可是如果真有人能说清楚这回事,陛下这么圣明,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所以,他就来上疏劝谏了。

  “你的奏疏朕已经看过了。关于空印一案,现在朕准你当面奏对。你再把奏疏中的理由说一遍吧。”楚歌淡然地说道。

  此情此景,让他想到了之前文士副本扮演杨彦与魏昭帝的奏对。

  只不过现在,君臣的关系反转了过来。

  方士用脸上明显露出些许欣喜的表情。

  在他看来,陛下的态度似乎并没有那么暴怒,是不是听进去了自己的建议?

  想到这里,他赶忙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空印案当为冤案无疑,臣有三点申诉:

  “其一,钱粮册书审核要求很高,必须要到户部才能最终确定,如此不断往返,远者去户部六七千里,近者三四千里,往来之难非期年不可,所以,空印一事,实在是权宜之计,迫不得已。”

  楚歌点了点头。

  果然,还是老一套说辞。

  他沉默片刻,反问道:“听说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好,那朕考你一个问题。

  “梁朝时从上都到两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