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 向死而生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见地图已经被折叠好,放于案上,道:“公子其有计乎?”

  赵括首先总结自己知道的情况,道:“前者,平原君收上党,有军不过三万。至廉卿之守也,转五万。后闻秦之发兵凡二十万,赵亦发二十万。复发上党之精壮数万,上党遂空,而得其众十余万,皆在军中。是则四十万众也,老弱妇孺皆备。秦军虽发二十万,引而未发,所至者,止巴蜀四万,皆由乡音而知之也。高都另有军,恐为河东之民,亦得二万有余。安邑、汾上、蒲坂之民,皆耕作如旧;南阳诸城,亦皆安堵。长平秦军,取粮于河东,其便更甚赵军取粮于邯郸也!

  “探得秦军之粮皆集于端氏,端氏在群山之间,非止攻守不易,进出亦难。彼一县,但有县兵数千,而有妇人数万,日夜炊粮,以供秦军,名曰炒粟。其味甚美,惟不得多食,多食令人胀。

  “故赵军四十万,取食于邯郸;秦军四万,取食于河东。闻河东收盐以官卖,以粮易盐数岁,在在积粮。天下之粮尽归之。是以兵不疲、民不竭,而坐待吾弊也。

  “吾之弊有三。彼军四万,吾军四十万;彼以炒粟,锱铢即足;吾以足粮,日必一斗。是粮弊也。四十万众,月啖百万石,必时时运之。是民弊也。虽然,粮不足给,士卒常半食。是兵弊也。粮、民、兵皆弊,国之害也。”

  平原君表示认可,道:”其弊如此,当以何策救之?“

  赵括道:”吾闻秦人发兵,旦夕接于道,有乎?“

  平原君道:”是人皆知也。“

  赵括道:”彼必欲乘吾弊也!彼以少军虚耗吾力,复以大军临吾疲兵,其势危矣!欲救此危者,必疾以大军临秦,于其援至之前,击破秦军;复以奇兵,袭夺端氏。我众彼寡,胜之不难。“

  平原君心中一震,与平阳君和赵王对视一下,复又对赵括问道:“或言退至上党,依山籍水,与秦决战,奈何?”

  赵括道:“秦援将至。若赵以正正之旗,堂堂之阵,与秦决战于野外,秦亦当缓为之阵,弥弭其患,必俟其胜,而后战之。彼时吾离营栅,进则无路,退则失据,其势难为。必也速战,乃得其机。”

  赵王道:“善!可亟行之!”平阳君遂离席而去,看样子是去给廉颇下命令了。

  赵王复对赵括道:“以长平付公子,公子其行乎?”

  赵括不防赵王有这一手,急辞道:“臣居丧,身不祥,不可入军。”

  赵王道:“公子夜来祛丧乎?”

  赵括道:“但沐浴耳!”

  赵王道:“是女不足为意乎?吾当再择良佳者。”

  赵括道:“非也!臣夜观图,未得眠也。”

  赵王道:“是五者,生辰甚良,其性端庄,可以为祓。卿其勿辞。长平其难,寡人之所望于公子也。”

  赵括道:“廉卿勇武,善待士卒,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