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13章 诸葛亮有些头大_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得意,万般正面情绪,不一而足。

  激荡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入了云端,不知堂上诸葛亮所云。

  良久,经赵云拉拽,马谡这才逐渐回过神来。

  “幼常,你想要什么封赏?”诸葛亮耐心的发出第十七遍询问。

  “……啊,大将军可以吗……还是算了……,刺史……我已经是了,呃,丞相看着封吧,我如今已是位极人臣,实在是没什么想当的,我那六个儿子都还小,最小的今年才四岁,我常年在外征战,如果我出了什么事,他们可就无依无靠了……”

  马谡一顿语无伦次的输出,看似是在胡言乱语,实际上言有所指。

  诸葛亮朝南面拱了拱手,严肃的说:“册封之事,唯决于陛下。念你立有大功,今日失言之罪,不予计较。”

  纠正完马谡的用词,诸葛亮继续说道:“我已上表陛下,奏请封你六子为亭候,各食邑三百户,赐蜀锦千匹,金银万两。”

  “谢丞相!”马谡连忙深施一礼。

  众人立即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

  但诸葛亮却眉头紧锁,满脸忧色,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马谡。

  继续用下去,马谡再立大功怎么办?拿什么封赏?

  而将马谡搁置不用的话,蜀汉等于自断一腿,还是仅次于他这条大粗腿的另外一条大腿。

  那就瘸了啊。

  按理说,像马谡这种立功立到封无可封,只能改封其子的情况,在历史上其实挺常见的,可说是屡见不鲜。但这些功臣无一例外,结局都很悲惨。

  当一个臣子功高震主,风光绝伦的时候,那么他离死期也就不远了。

  这是人之常情,哪一个帝王也不想手下有一个比自己威望还要高的臣子。于是就有了白起、韩信、高长恭等等人的惨死。

  《史记》曾言:“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这句话无论对于臣子还是皇帝,都是一个警示。

  但如果功高震主的人是帝王的子孙,那可能就会少了几分猜疑。

  但也只是少几分而已,猜疑仍旧是存在的。

  在场众人的神态都被马谡收入眼底,不同于他们所知的“功高震主无善终”,马谡是知道有一个“功高震天”却善终的案例。

  那就是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灭隋建唐能成功,他的儿子李世民可以说是首功。当然李渊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倒是没有什么猜疑,反而是一再加封。唐朝成立之时,李世民被封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此时的李世民已然是帝国的第三号人物。

  但当时的天下尚未统一,李世民还在继续努力。之后的几年中,李世民又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破薛举,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巩固唐朝的北方;歼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之后又重创窦建德余部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