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章 英雄救美_[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飞心中一震,早便听闻此人通经晓义、腹有奇才,容仪温雅、名称海内,据说徐州全境的循环养殖之事,便是郭瑾一力推行而起的,就连大哥都忍不住对其夸口称赞,大有求贤若渴之态。张飞好胜心起,胡乱拱手算作回礼:“不才张飞,愿同郭郎比试一局,若郭郎得胜,令友人自可安然离去。”

  卧槽,张飞?!

  郭瑾不由怒目回瞪。正平崽崽,你说你惹谁不好,偏偏要惹人家开挂三兄弟?张飞咸称万人敌,她呢?连个万人迷都算不上!

  接收到郭瑾那道“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祢衡更加悲戚地撇起了嘴唇,不知郭瑾哪来如此大的火气。

  郭瑾不再瞧他,冲着张飞佯作为难道:“将军身形强健,定为勇冠三军之才,瑾不过……”

  话至一半,张飞便已爽快接上:“不若就比猜谜,也省却旁人说我欺凌弱小。”

  弱小?郭瑾砸咂舌,她确实弱小的很,求直接判她胜利好不好?

  摒去脑中的七八杂念,郭瑾只道张飞应是个胸无点墨的大老粗,就算自己只用穿越前的水平,应该也照样能将他的文学素养按在地上摩擦才对。

  哦莫,自负了。

  郭瑾拢袖恭请,“既如此,将军且先出题”。

  张飞不知想到什么有趣的谜语,面上的微笑就从未断过,见郭瑾提议自己先行出题,更是忍不住抛出一记惊天雷。

  “郭郎可知曹娥碑?”

  郭瑾一头雾水,张飞见状,眉眼都快飞扬到鬓边去,“曹娥碑之碑文生动感人,书法更是工整利落,蔡邕蔡老先生曾评价其为‘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不知郭郎可能解之?”

  曹娥碑是人们为歌颂孝女曹娥所立,蔡邕的八字点评也已被人补刻至碑文背面,然多年来无人可解其意。说实话,张飞自己也不懂。可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对方答不出此题,自己便已成功了一半,世人口中所谓名士也不过尔尔。

  郭瑾震惊了。

  倒不是说这一题目有多变态,而是张飞他丫的也太有文化了吧?!在她的记忆里,张飞还是那个整天嚷嚷着“哥哥”、“俺也是”的大老粗呀!

  果然文人的笔,骗人的鬼。一段烂笔头真是顷刻间便能毁掉一个人终生的努力,武大郎、陈世美等都是得罪文人后的悲惨例证。

  害,演义当真误我!

  不过细细品味,张飞这厮也太腹黑了些。当世之人尚且不能解之,你却拿它来问我这个穿越的西北货?

  幸好郭瑾有位历史系的好基友,此人是杨修的骨灰级粉丝,曾在她耳边喋喋不休,将杨修此人的BKing传奇人生念叨了无数次。若是杨修肯收敛一些,想必也不会死得那般早了。

  在基友的描述里,杨修曾与曹老板一同祭拜曹娥庙,并轻松破解此谜。郭瑾仔细回忆了一下,答案她倒还记得,眼下箭在弦上,她只能抱紧大佬粗腿,照搬杨修的标准答卷。

  张飞志得意满,自以为此题绝妙,郭瑾定难答出,谁知对面的白衣男子竟轻笑出声,抬眸笑问一句:“此莫不为‘绝妙好辞’?”

  张飞三观稀碎。

  郭瑾继续平静解释:“黄绢即为有色丝绸,合而为“绝”;“幼妇”乃少女,也即“妙”字;外孙则为女儿之子,便为“好”字;“齑”本为碎姜蒜,而“齑臼”是指捣烂姜蒜所需器皿,时人多称“受辛之器”,也即“辞”字。”

  “合而观之,便为绝妙好辞。”

  见郭瑾当真有理有据地分析出声,张飞震惊片刻,复强装镇定道:“郭郎既已答出,便由郭郎再行为我出题。”

  郭瑾认真想了想,十分随意地开口问道:“什么布不能用来裁制衣裳?”

  张飞:“……”

  祢衡:“……”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