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求学郑君_[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境推广,若是事情发展顺利,至少194年的大旱,徐州百姓可以安然度过。

  接下来两月,郭瑾便开始了自己两点一线的耕种生活。

  每日除却饲养蚯蚓,剩下的时间几乎全数泡在地头上,祢衡起先几日还被蚯蚓吓得花容失色,连续半月下来,便已习惯了蚯蚓爬来爬去的蠢笨身姿,有时心血来潮,还会恶趣味地抓起几只蚯蚓,跑去吓唬家中年纪最小的女僮。

  郭瑾无奈地想,有些人及冠了,却又好像从未成年。

  如此躬耕一段时日,左右邻人路过,看到郭瑾投放的蚯蚓与有机肥,总是忍不住好奇停下步伐,向她询问其中奥妙,郭瑾每每皆耐心讲解,事了还会为对方送上一筐蚯蚓,教他如何简单饲养,并投放使用。

  邻人为表谢意,常邀她家中做客。一来二去,因为郭瑾所居之所是方圆几里唯一的重顶草庐,人们多习惯称她为重庐先生。

  重庐?郭瑾啧啧而叹。

  幸好不是蚯蚓先生,否则她会立马表演一个当场去世。

  ……

  事罢已至六月。

  是日,郭瑾如往常般前去查看田麦长势,正弯腰查看新出的麦穗,背后恰传来一阵烈烈马蹄响。

  不及回身,便有一道浑厚清亮的声音自耳边乍响,“阁下可知艾山距离此处还需多远?又该朝哪个方向赶路?”

  艾山?郭瑾疑惑回身,对面的青年身骑高头骏马,腰挎长剑,声姿高畅、意气不凡。单看长相,必也是位意气风发的世家公子。

  郭瑾憾然摇头:“在下本非徐州人士,不过避难此处,并不知晓兄台所言艾山何在。”

  青年眉宇微紧,似乎一时进退两难。

  倒是不远处那位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妇人上前解围道:“想必这位郎君定是去寻郑君?”

  青年从郭瑾身上移开视线,冲着中年妇人微微颔首。

  那妇人含笑接道:“由此处向北行去,不过三里,郎君便能瞧见郑君所居之石屋。”青年匆忙答是,而后便拍马而起,直直向北行去,顷刻间便隐于远处的雾濛山色里。

  郑君又是哪位?

  郭瑾见那妇人冲自己温和笑笑,亦跟着拱手而言:“不知夫人所言郑君是何高人?”

  那妇人如梦初醒,忙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这郑君便是名满天下的硕儒郑玄郑康成,其自去年避难徐州,隐居艾山业已一年有余。”

  卧槽槽槽,郑玄?!

  就是那位创立了“郑学”,堪称汉代经学集大成者的超级大佬,郑玄?

  据说郑玄曾在避难途中,偶遇大批黄巾军,然而黄巾军却对郑玄分外尊崇,“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郑玄的老家高密全县,竟因为郑玄一人,而全数逃过黄巾军抄掠之难。

  就连黄巾军都奉之若神的人,郭瑾觉得,自己要是不赶紧抓住机会,狠狠抱住郑玄的大腿,那她就是一个绝世大傻逼。

  许是觉得郭瑾神游在外,对面的妇人复出声提议:“重庐先生仁笃高德,乡人无不慨然称颂,先生何不就此机会向郑君求学?”

  郭瑾闻声,忙拱手再谢:“夫人肺腑之言,瑾定当从之。”

  话罢,便与对方拜别欲回,想着筹备登门拜访事宜。

  谁知方才的妇人再次将她唤住:“先生纵马朝南,不过半个时辰,便可及至艾山,山栖迟岩之下有一石屋,郑君便居于此处。”

  郭瑾:“……”

  她犹记得这位大姐对方才的青年说是向北?

  对上郭瑾疑惑的视线,那妇人只狡狯一笑,并不细言,转而折身离去。

  此刻正越走越远的孙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