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章 蓝色国土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多的海洋洄游鱼类能够逆流而上,到达唐古拉山,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情。黄河与长江的洄游鱼类要比澜沧江的要多。而雅鲁藏布江的就几乎没有。这还是因为海洋捕捞方式和海洋环境不同有关。

  洄游鱼类一般在产卵之后就要迅速捕捞,因为之后它们很快就死亡了。

  澜沧江河畔,人类和黑熊一起同时捕鱼的情景非常有趣。大多数时候,人们驱赶黑熊。但是也有人把捕到的鱼扔给黑熊。有些黑熊占领有利位置后,怎么也赶不走。所以居然还能各得其所。

  很多鸟类也在人们头上盘旋,抢食人们丢给它们的鱼类的内脏。

  由于鱼籽太多,所以人们也会捞取一些鱼籽。管理者会限制人们捞取鱼籽的数量。

  “这些鱼籽就是以后的鱼,保护这些鱼籽比保护这些鱼更加重要。而且还有一些动物依靠这些鱼籽生活。”

  也许是鱼群的种群不同的原因,同在青藏高原、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鱼子酱的风味决然不同。商场里有着明确的标示。不过今年的唐古拉山鱼子酱数量非常稀少,成了抢手货。

  海洋与河流,因为动物的迁徙和洄游而显示出了其重要性。水利局几次制定的水电站计划都被否定了,修建水电站主要有几大理由,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发电。在西方,因为城市用电太过于集中,电力传输等问题而产生了电力缺乏。中国的城市则分散掉了。城市的电力至少有三分之一由沼气发生站提供。剩下的电力以前是由于火力发电,但是现在太阳能也能解决一部分。在核电站解决了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厂矿的电力后,火电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何况水电?

  另一个理由就是灌溉。农业部与国土部达成的共识是:水资源更多的是依靠森林以及多作物种植的保水与涵养水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留在陆地上的大型水库,而不是依靠江河灌溉。江河灌溉只是应急机制,比如毛乌素、腾格里等沙漠的治理。内陆河则对于内陆湖泊的补给作用太重要了,这些内陆湖对于环境的调节作用又是不可替代的。

  农业部和国土部都认为灌溉的理由不充分。而且截断河流的危害是深远的。

  而森林的保水作用加强,让黄河与长江几年没有发生有威胁性的洪水了。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湿地恢复,以及湿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完全不比农田差。同时湿地对于河流的调水作用远比一条防洪堤来的实在。

  所以水坝的防洪作用也被否定了。

  去掉了这三大理由,其它的比如满足航运要求等等就不是那么急迫。随着自动化运输系统的建设,连大运河现在的航运规模也缩减到了很小的地步。

  所以水电站的计划一再被否。国土部甚至认为建设部所谓的靠水电站建设并拉动钢铁水泥产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