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强势的中国人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崇禧要确保自己卫星系统的安全。他现在和参谋部每天盯着中东战场的一举一动,以前只能凭借纸上的地图来指挥作战,而现在全球的地图都在参谋部的巨型显示屏上,而且还是活动的。卫星的清晰度达到了厘米,也就是说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苏军和英军的任何一支部队的调动在沙漠和荒原上都一清二楚。

  就是国内,就算由于森林的屏蔽,通过多波段数据的过滤,也能够掌握任何一个军事基地的建设程度和动向。而军方正在建立自己的专用高速信息公路,把整理好的情报在第一时间送到集团军,甚至在未来两年可能到达军和师一级。

  参谋部认为到达团一级就可以了。实际战场的形势需要一线指挥员执行判断,作战的是战士而不是电脑,参谋部对于战场形势判断得再清楚,也不能替代战士作战。

  战士们通过短波无线电通讯技术享受排一级的视觉和信息共享更加实用。这种通讯技术只有很低的能量级,覆盖范围不大,而且也只是一种辅助侦查设备。部队在训练作战时更加强调的是人对环境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不能让机器支配人,那样对于人类是退化,而不是进化。

  九月,又到了动物们开始南北迁徙的时候。云南到安南、缅甸与暹罗,山峦叠嶂,森林茂密。大量动物从刚刚修通的大桥上通过。连人类也只能为它们让路。

  这也是狩猎和收获的季节,是物种新老交替和更新的季节。

  资源管理局已经下令各管理所执行狩猎的任务。过量的动物迁徙。往往对沿途的草场产生非常严重的伤害。除了人类这个最强大的狩猎者以外,一些猛兽也在这个季节频繁出没。所以控制这些动物的种群数量在所难免。

  南北物种交流,在这一两年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单靠人类携带物种交流还是有限的。可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动物,包括鸟类的迁徙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大量东南亚特有的物种被带到南方,原本以为不可能生存的。但是事实上,相当多的物种虽然形态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异,但是却实实在在存活了下来。

  喜马拉雅山脉交通系统周边规划出来的草场,也让这些动物形成了一条新的迁徙路线,大批的动物。包括一些牧民从哈萨克沿着噶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南下,有些甚至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如此庞大的人流。与孟加拉本地的印度教和回教发生了猛烈的碰撞。

  印度支那东北部的恒河和雅鲁藏布江在这里合流,巨大的冲积扇形成了肥沃、平坦的冲积平原。这里河道纵横密布,土地肥沃,是印度支那农业和渔业中心。只是雨季极易泛滥。沿海有非常多的小岛和沙洲。

  这只是第一年。一向宁静的边境地区突然热闹起来。让英军以为中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