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报复行动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婉容和金壁辉与张学良的关系,各种小报和小道消息喧嚣尘上,京津、国统区甚至有人写得绘声绘色。溥仪成了一个悲情皇帝,居然在京津地区重新站在了人们的视线,频频出席何种仪式和商业活动。

  他回到了紫禁城,一大帮遗老还拥护着他。

  鹿钟麟的第三集团军将控制区向前推进,接管了克斯克腾、赤峰、承德与通辽一线,与辽宁连成一片,彻底把东北军和京津唐隔开了,这一地区本来就被中共控制,现在只不过拿下几个大城市而已。

  德王带的一批蒙古骑兵也彻底断绝了回家的道路。

  可是京津唐还有活路吗?八旗子弟全部的田产都在武汉政府控制内,已经被分光了。

  很多人开始变卖家里的古董字画开始往外走。但是以前洋人还收购古董字画,现在不收了。因为武汉政府的海监和渔政船对于所有的商船都需要检查,遇到古董字画直接没收,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连渤海海峡也出不去,就别说黄海和东海。

  这些海监和渔政船可都是事实上的军舰,上面的年轻警员一个个各种洋文都懂,各种文物都认得。无私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是铁面是肯定的,他们在每一件文物上贴了封条和编号,看不出有给你讲情的机会。

  可是这是硬抢啊,没收后给的那点银元只够路费和生活费而已。

  对洋人搜查得比中国人还要严格,他们一点都不怕洋人。也完全不管什么国际法什么的。所以洋人也不敢收这些老玩意。留在京津唐是活不下去的,除非你铁了心当老百姓。所以有点钱,外面有门路的人纷纷出逃。

  溥仪身边的遗老们毫无办法。而且他们自己的在把家人往外面送。

  于此同时,北京,南开等大学的学生与武汉政府各大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每天都在街上宣传人人平等,推翻帝制等等口号,散发各种传单。组织一些老百姓公然到武汉政府辖区做工。

  北京和天津在失血,人口迅速减少。房产大跌,因为根本就没有人买。

  “北京是一个畸形的城市,本身并无产业。里面的人除了捐客就是官僚,他们不事生产,成年吟诗作画,就能升官发财。这样的城市有存在的必要吗?”

  溥杰收到了很多求情的信件。不过梁启超也好。林长民也好。包括刘清都是这种一致的口气。

  婉容是宋庆龄接走了,宋庆龄这几年也时常到乡下考察,她主要是考察各地的基础教育。宋庆龄也没有孩子,和婉容算是同病相怜。当然宋庆龄比婉容要大多了。

  刘清对婉容说:“找个好人嫁了吧,宋先生是没办法,你不一样,你还年轻。”

  婉容的性格弱点非常多,她自己拿不定什么准主意。一遇到事情就到处找能够做主的人。小时候有父母,后来有溥仪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