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红房子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许是产量普遍很低的缘故,朝廷的税赋并不高,加上田册上的面积比实际土地面积要小得多,张春缴纳税赋很轻松就完成了。只不过张春与张扬氏不同,张春没有将剩下的粮食换成银子享受,而是用来改善张家岭大人小孩的生活。

  这让张扬氏非常羡慕。令张扬氏吃惊的是女婿家的这些小伙子们的干劲。他们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一刻也不停息。除了干活,每天早晨一大帮小家伙们还围绕着土围子跑步。现在,这些小伙子们又开始用烧制的青砖砌围墙。本来只是土不拉几的土围子,现在弄得像县城的城墙一样高了。除了城门洞小点,没有厚重的城门以外,城墙垛、设计孔一应俱全。

  张扬氏只能哀叹自己这边人太少了。保住土地都是靠这些精力过剩的小伙子小媳妇们。

  张家大院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女子不让须眉。这些女子是干活的,力气一点都不小。张扬氏去了几次张家大院后才知道,张家大院是真的吃三餐,三餐管饱。而整个云龙河两岸,就算是富贵人家,一天也只是两餐。只有少数的老爷太太吃一点夜宵。

  张家大院的人比老爷太太还吃得好。张家大院吃饭用的一排长长的大桌子,所有的人包括张春和丽质,还有女先生袁芳都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自己拿碗打饭添菜。几个巨大陶盆里的菜油水够足。一百多号人,大人小孩子一堆,居然忙而不乱。

  土围子里很干净,剩饭剩菜全部挑到南门外的养猪场。

  公共厕所每天都有人挑水冲洗,没有多少臭味。

  臭的地方也有,南门外的大粪坑是有些臭,因为所有的污水和粪便,包括牛粪猪粪都在这里了。但是这里臭是臭,可是看着一堆堆正在发酵的农家肥。让张扬氏眼热不已。

  养猪场的猪有十多头了,张春的理想是让大家保证每天都有肉吃,十多头肯定不够,所以养猪场修得很大,预备了增加存栏数的空间。

  水稻丰收后,除了交税,张春一点粮食都没买,但是牛头山旱地里的大豆和棉花除了自己用以外,还换了两头水牛和一些银子。银子不多,勉强够孩子们的笔墨纸张。至于穿的衣服,这个时代的女人不会纺线织布,不会做针线,那就不算是女人了。这样,张家岭的水牛就有六头之多。并且有两头母牛有了小牛崽子。

  西门的水池现在连成了一片,有些像护城河。原本在西边的土窑拆掉了。一方面是西边在挖土烧砖,会继续破坏不多的水稻地。再加上两位大师傅似乎对烧瓷器有些心得,直接在东边靠近南门附近新建了一个窑口,现在能烧灰瓷。这直接导致土围子里的碗盘换代。

  张凤兰每过一个月都派骡马队来驮一次瓷器。这些瓷器比陶器稍微贵一点,不算是高档货,所以老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