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二章:新时代的起点_谋断星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大军凯旋已经过了整整两个月,北国的风雪早已将世界变得一片银白。

  封冻的洛河之畔,袁子雄正指着沿河而建的一大串新工厂对徐锐道:“大人,这便是新的产业园区。”

  徐锐举目四望,只见洛河两岸已经建起了十几家生产不同工业产品的新工厂,占地近千亩之广,和原本利用水轮机为动力的老工厂相比,规模扩大了何止数十倍。

  再看身后的安歌及一众股东和董董代表,无一不是面色红润,心潮澎湃,被这茁壮成长,欣欣向蓉的产业基地所鼓舞。

  见此情形,徐锐心中也生出一股欣慰和自豪。

  星河集团的股权整合已经基本完成,将宏威皇帝、宝亲王等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又可能阻碍工业发展的贵族都纳入了星河集团的体系,彻底完成了资源整合。

  虽说这样一来,他个人对星河集团的控制力将不可避免地下滑,可是只要掌握核心技术团队,并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他仍将牢牢掌控话语权。

  而由这次资源整合而来的好处却十分巨大,除了提前铲除潜在的阻碍之外,徐锐就好像上市融资一样,利用宏威皇帝的大旗,严格各家入股投资,算是狠狠收割了一波韭菜。

  只是粗略计算,这次的收入甚至比从西川搜刮来的巨额资产也丝毫不差,这还是没有计算诸如各家新股东的商会、资源等潜在收益的情况下。

  可以说,除了操作方式和叫法不同外,徐锐根本就是在这个世界搞了一次真正IPO(上市融资),算是最早的金融尝试,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扫清了大部分障碍。

  不过钱来得快,烧得也快,为了尽快将新的技术成果孵化出来,星河集团不仅一口气投资了十几个新工厂,而且大量拨款新项目,同时上马了三十余个新技术研究项目。

  本着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理念,星河集团的技术研究终于走上了快车道。

  而为此付出的代价便是徐锐将几乎所有的投资全部花光,速度快得令宏威皇帝都瞠目结舌。

  可只要看着这十几间快要建成投产的工厂,以及百花齐放,应接不暇的新技术问世,无论是徐锐还是宏威皇帝都觉得这一切十分值得,因为那便是希望所在。

  “新的产业园区还有多久能够建成投产?”

  徐锐尽量压下澎湃的心情,沉声问到。

  袁子雄欣喜道:“快了,大部分厂房建设和设备调试都已经完成,数日之后一期工程就会全部投产,到时候新的机床、玻璃、毛纺、化工、造纸、砖瓦、水泥、印刷、车辆制造工厂就能开工生产。

  半个月后二期工程也将竣工,炼钢、煤炭、铸造、农车等工厂也会先后投产,能够生产的工业产品多达上百种,原有产品的产能也提高了数十倍,成本将大幅下降。

  另外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