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攻城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114章攻城

  蒲县的地形支离破碎,缺少雨水和沃土,实在不是个富裕地方,隔壁的大宁情况也差不多。闯混过三营的收获并不大,仅够维持日常粮食消耗,基本上没什么节余。

  每次打土豪,都是闯营出兵六成,混营与过营各出兵两成,由一个闯营将领统一指挥,所得财物全部上交临时粮台。三家各派一个头领主持粮台工作,分配比例也是闯营六成,其余二营各两成。

  马进忠和惠登相觉得李自成的这种安排还是挺公允的,但是蒲县实在太穷,就算是仗势欺人的豪绅也不见得有多少积蓄。于是马进忠提议,不如把两个县城都打了吧,就算城内存粮不多,多抢些银子和其他物资也能稳定军心。

  闯军事先做过侦察,大宁和蒲县比较穷困,绅民矛盾严重,最近几年已经发生了多次饥民暴动,而且地近陕西,经常有陕西的反王路过。所以大户大多结寨自保,编练乡勇,县城也由大户集资组建了民壮,防御很严密,不是轻易能攻克的。

  但是马进忠的话也有道理,这次出兵的收获比预期的小得多,毕竟闯军的探子也不可能挨家挨户检查大户的存粮。再说也不是不打县城就一定招不来官军,如果士绅杀得太多,还是会有一些有分量的告急文书送到省里。近年来山西省内加派极多,地主们将压力转嫁在佃户身上,勒逼过甚,血案频发,按照李自成制定的标准,两县所有乡绅之中,可以放过的良绅连两成都没有。本地的百姓饱受欺压,纷纷投靠闯军,虽然对闯军攻庄拔寨起了很大的帮助,可是更进一步恶化了闯军的粮食危机。

  李自成与众头领商量了一下,最近他们闹得已经很大了,有的致仕乡宦因为依托宗族组织乡勇,满门男丁都被杀得不剩几个,就算在审判中不会被杀的人在战斗中也打死了。山西巡抚许鼎臣已经不太可能再装聋作哑,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连县城都攻下来,把明朝在这两县的统治连根拔起。县城一破,文书档案被毁,全县百姓历年所欠的正税、加派自然一笔勾销。

  其实老百姓本来也不欠税,净是包揽赋税的豪强们从中截留,县中官吏又上下其手,巧立名目,导致普通平民往往需要交正常份额以外的各种杂捐,甚至有缴了税之后官府翻脸不认账再来收一遍的情况。每年要是不打出几条人命,那就都不叫收税。

  闯营立刻着手攻打蒲县。袁宗第、赵胜两队各出兵九百,混过二营各出兵三百,迅速展开攻击。

  第一天的攻击效果很差,联军死伤了二百余人,根本突破不了城防。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强行攻城是没有用的。当然,今天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县城外围的防御工事几乎被扫平,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