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家轻点喷_决胜新金融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益达看着台下各种欢呼和喝彩,心道这才哪到哪啊?今天,我要舔到你们心服口服。

  他接着说道:“后来我才知道我妈的消息有误,京城已经很少有沙尘暴了。

  自“十二五”以来,京城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万亩,五大风沙危害区均已得到彻底治理,昔日的黄沙漫天的土地已全部披上绿装。

  曾经的沙化危害区潮白河、永定河经过改造成为了京城的森林公园,大沙坑成为了绿洲,沙尘天气也从2000年左右的年均发生13次以上,减少到近两年的年均2-3次。

  其实沙尘暴这口锅,真不该轮到新中国来背。”

  这个转折有点大,怎么又牵扯到了谁背锅的问题。

  “那应该谁来背?”

  有学生在台下大喊道。

  张益达微笑,“应该元朝来背!”

  元朝来背?这口锅有点大啊,扣在六七百年前的古人头上了。

  很多学生不解,张益达开始利用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解释道:“元代开始就有“幽燕沙漠之地,风起则沙尘涨天”这样的记载。

  说明什么?

  说明京城的沙尘暴,六七百年前就有了。

  怎么形成的?

  元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定都京城近百年。

  那么多铁骑需要养,自然需要放牧了。

  不加节制的放牧,草就被吃光了,土地也就荒漠化了。

  到了明朝,沙尘暴更加严重了。

  《明实录》就曾以“大风扬尘,天地昏暗”来形容京城沙尘暴到来时候的景象。

  甚至当时的市井中还流传着“天无时不风,地无处不尘”的谚语,也让自小在江南长大的明代才子屠隆在《在京与友人书》中抱怨道:

  “燕市带面衣,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人、马矢和沙土。”

  鲁迅先生也曾在日记中形容刮沙尘暴的情形:“风挟沙而昙,日光作桂黄色。”

  在鲁迅眼里原本形容塞外大漠风尘的桂黄色,竟在京城也变得常见,甚至后来连太阳都看不到,只有眼前的混与昏。

  11年前的京城,曾一夜总降尘量达33万吨。

  甚至当初民间还流传了这样一个笑话:刘备要在京城盖房子,诸葛亮掐指一算说:只买水泥,沙子今天傍晚到京。”

  台下京大的毕业生哈哈大笑了起来,张益达引经据典,用各种案例向他们解释了沙尘暴的形成以及发展历程。

  如果真照张益达所说,那确实不应该新中国来背锅。

  张益达的几位专业课老师坐在台下,朝其他投来异样眼光的老师点头致意,满面都是笑容。

  张益达在毕业典礼上秀历史知识,大大地为他们长脸了。

  几人还小声讨论了起来:

  “这张益达是创业天才就算了,平时连课都不来上,这专业基础还是这么扎实!”

  “瞧那些老师没有,都羡慕我们教了一个好学生。”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