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六章 善于抓机会的日本人!_误入官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但可以得到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可以引进技术,但这两点,在日本企业上都很难得到。日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不会用大陆人,高层基本上是本国人,再不济也是外国人像马来西西亚人、新加坡人、台湾人或是香港人,只有最下级的管理人员像拉长、线长之类,才会从工人当是产生。哪怕是车间主任,用中国人的情况也不多见。

  至于技术,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技术倒很感兴趣,比如中国传统的造纸术、古伞制造工艺等,但中国要想得到日本方面的技术,基本上跟痴人说梦差不多。

  现在已经是一九九六年,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可是日本对于五十年代以后所有的技术,还走进行高度保密。甚至一些最先进的技术资料,哪怕是内地企业会用到,都从来带来大陆。他们先怕被中国学去,宁可多花点钱,让相关技术人员去日本,把资料看完再回来。

  至于核心产品的生产,也从不会在大陆生产,宁可多花点钱,在日本本国生产后,再运到大陆。像马达厂的核心部件,就全部在日本生产,每个月把下个月的用量送来,以保证核心部件的生产工艺、技术资料不被其他人学去。

  也正是基于知道这些情况,朱代东才不太喜欢日资企业来雨花县,跟他们打交道,总有一种被占了便宜的感觉,这一点令朱代东每每想起来的时候,心里总是不舒服。

  但日本对中国的国情研究得很透,也很善于利用这一点,现在,既然中国的政zhì工作已经处于从属地位,他们的办事方法也早就作了相应调整。甚至在七八年,中国刚刚开始宣布改革开放政策之时,很多人就来中国投资办厂。到了现在,这套方法已经很成熟,而这套方法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与当地官员处理好关系。

  商人的任何投资,都是为了得到回报,据日本方面得出的结论,对中国官员进行投资,收益将是非常大的。虽然马达厂只搬来雨花县几个月的时间,但跟当地官员的关系处得都相当不错,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雨花县开发区内扎根。

  雨花县马达厂的老板中村行二,在这方面做的很到位,从日本带过来的一些电器,电子产品,分别当成见面礼送给相关领导。朱代东之前也接到过一台索尼电视机,但他没有接受,当时中村行二坚定的说,这是中日友谊的见证,代表的是两国人民的心意,绝对是不能退回去的。

  拿着两国关系当说辞,朱代东也不好坚持,让县办出面,把彩电送到了老干部活动中心,但朱代东特别交待,一定要说清楚,这已经不是中村行二送的彩电了,已经是自己转赠。倒不是朱代东想要沽名钓誉,而是不想让中村行二一件东西做两次人情。

  朱代东能拒绝这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