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9章 放大招,科举新制度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登时轻松起来:"说起文治,朕倒是想起一件事,这马上就要科举,科举乃是大事,朕预备令房卿来主考,房卿明白朕的意思吧?"

  房玄龄当然明白,让宰辅名义上来做主考官,只是为了显示朝廷对于科举的看重,因为他是宰相肯定是不可事无具细。

  初唐科举,考的科目虽然很多,实际上,人们看中的还是进士科,其余科目,不可能为人重视。

  而进士科因为重要,所以才流传了下去,以至于到后来,进士成了科举金榜题名象征。

  李世民微笑言:"这科举之事,房卿不知有何建言?"

  隋唐时期,科举初开,许多规则都不够规范,这也是李世民最大心疾。

  此时他问向房玄龄,房玄龄却谨慎起来,科举之事,关系到朝廷官员选拔,必须慎之又慎,切切不可操之过急,任何一个改变,都可能带来巨大影响。

  房玄龄办事历来以稳妥为主。

  终究十几年前隋炀帝最大得失教训就是做事都操之过急,以至于到了最后,变成不可收拾。

  在得到这个教训后,人们方才对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了深刻认识。

  房玄龄道:"陛下,臣以为还是以稳妥为主,继续承袭隋制,大变动最好不作,是紧要、最是关键,毕竟科举涉及国本。"

  李世民遂颔首点头,房玄龄的谨慎是有道理;

  随即,李世民问:"虞公有何高见呢?"

  虞世南满脑子都是豫章纸,此时竟被问懵,急切之间,答不上来。

  李世民微笑看着他的书法老师,虞公年岁大了,脑子反应迟钝,情有可原。

  片刻后,李世民又看向李治,心中居然生出一丝戏谑,希望通过奏对,为难一下李治,磨砺一下李治。

  李世民于是道:"李治,你来说说看吧。"

  李治想都不用想,随口即答:"父皇,儿臣以为,科举最紧要一点,只在一事。"

  没想到李治,居然还真有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和房玄龄相视一笑,少年人嘛,各种想法总是特别多,很是正常嘛。

  李世民却还是故意打起几分精神,他虽觉得李治未必能老成谋国,但能听听他说些甚么,也是好的。

  "愿闻其详。"

  李治干脆利落:"公平!"

  此言一出,李世民,顿时又一脸,黑线。

  公平二字,说起来倒也,没错,但是。

  问题关键在于,李治提出公平,恰恰就说明,以往科举不公平,你这是否定李世民前面的成绩呢。

  房玄龄差点哑然失笑,心说,也就小九子敢在皇上面前大放厥词,若换做其他人,只怕陛下要当众不喜。

  李世民面上依旧挂着笑容:"噢,这样说来,小九儿是认为,朕登极以来,所主持的科举不公平?"

  这一反问,让李治觉得父皇有抬杠之嫌。

  又不是我主动说的,是你让我说的。

  那若让我说,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