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说服_再入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当上还没几天,赵政策就一直鼓捣着这里改革,那里改革。赵政策的改革思路和向华群的执政思路是背道而驰的。

  向华群刚当上县长,现在核心任务就是把权力抓到自己手中。可让赵政策这样改下去,什么单位都承包出去了,县长还有什么权力。

  事实上,赵政策在西衡县的改革,每一步都是从弱化,削弱自身行政权力和利益着手的。这绝对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调节。这次改革,本身就是发展商品经济强烈呼唤的结果,孕育着政治民主生活的萌芽。

  赵政策在向常委会成员们阐述改革的思路时,甚至明确提出了下一步的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就是要使相当一大批掌管印章的官员,进一步适应服务,学好服务,并且要从机制上加以保证。

  这样一来,不但向华群无法接受,就脸人大主任尤转顶也无法接受。这就是官本主义在作怪,由来都是老百姓为官员干部服务,现在却要让官员干部为老百姓服务了,那谁还愿意当这国家干部?

  纪委书记乔光明之所以异常坚定地支持西衡县的改革,是因为赵政策的一翻很是沉痛的话。

  “老乔啊,我举个例子吧。”赵政策是在乔光明的办公室里说出这些话来的,“就说这粮食问题吧,现在市民供应的细粮只占百分之二十五,但仅仅是粮油公司一家,一年往外面批的后门面粉就高达三十万斤。”

  “这事情我知道。”乔光明点了点头,“可三十万斤的面粉,通过后门批出去,这不单单是哪个个人的问题。若是我们纪委抓粮油公司的典型,粮油公司自由他们的苦衷,来批粮食的人他们哪个也得罪不起啊。”

  “正因为这样,才更应该进行改革,以新的机制去促进党风的好转。”赵政策就耐心地解释说,“只要改革成功,就不用煞费苦心地去处理这个那个,就将过去认为的调节改为市场调节,改为制度调控,这漏洞就堵住了。要我看,这才叫治本。”

  听了赵政策的话语,乔光明足足想了三天三夜才想通。想通之后,乔光明马上找到了组织部长潘建新,又做通了潘建新的工作,这才确保了赵政策的改革提案在常委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事实上,即便县委书记易华荣不表态,光是支持赵政策的人就已经达到了四个常委,其他至少会有两个人要么弃权,要么支持赵政策。那样,结果只会更加糟糕。

  要是县委书记和县长一致反对的提议,在常委会议上面居然通过了,那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这个笑话的沉重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承受的,西衡县的领导班子就只能进行下一个洗牌程序了。

  县委书记易华荣一举手,这局势就非常明朗了。紧跟着举手的就是新来的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