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三十二章 匠师云集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另一种新式攻城设备——‘木驴’。

  燕军士兵五人一组,藏在一种木头制成的护盾下面。护盾形似毛驴,表面包裹着湿牛皮,士兵就躲在‘木驴’的腹部,驮着其前行。有了‘木驴’做掩体,燕军士兵不惧箭失,包括带火的箭失。

  交战数个回合,唐军主将张巡便找到了破解‘木驴’之法。

  张巡命将士将金属熔化成汁液,当燕军的木驴山呼海啸地冲到城下时,唐军就将铜汁铁水当头浇下,沸腾的汤水瞬间将‘木驴’变成火炭。

  燕军士兵从‘木驴’腹下滚出,浑身冒火,在沙地上翻滚,企图扑灭火焰。城头唐军的神箭手,一箭一个,将燕兵逐一射杀。

  张巡足智多谋,士卒万众一心,如钢铁长城。燕军从洛阳带来的攻城利器全部被唐军所破,燕军诸将无计可施。

  ……

  数个时辰后,白复结束导引,众人从禅定状态恢复正常。

  睢阳之战,守城将士的奇思妙想让众匠师印象深刻,赞叹不已。唐军将士精忠报国,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一幕更让众匠师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马待封率先请战。他挺直身躯,双手一抱拳,朗声道:“白大人,马某在此立下军令状,若三个月内不能研发出守城破敌的利器,马某甘愿军法从事!”

  “吾等愿立下军令状!若研发不出杀贼利器,末将甘愿军法从事!”众匠师雄赳赳、气昂昂,誓言震天!

  ……

  白复走后,众匠师集体闭关两天两夜,头脑风暴,群策群力。

  出关后,马待封拜见白复,恳请邀钦天监监正梁令瓒、嵩阳观孙太冲道长这两位宗师级的匠师,协助军械监研发武器。

  白复颇为诧异,不知何故,好奇问道:“设计武器,与钦天监何关?”。

  马待封道:“下官和李劲、韩志、杨索等匠师虽然精通齿轮运转之法,但制造远距离攻击武器,还需能运算箭道运行轨迹的匠师。

  我朝一行禅师通晓历象、阴阳、五行、数术之学,本是最好的人选。可惜英年早逝。其挚友梁令瓒,精通天文星宿、数术之学,与一行禅师共同制定过新历——大衍历,创制浑天铜仪。其才学之高,不啻一行禅师。”

  白复点头应允,问道:“需要炼丹道士,又是何意?”

  马待封道:“研发更具杀伤力的火器,还需要精通‘伏火硫黄法’的炼丹道士。

  寻常火器,火焰烈度不足。以火箭为例,箭头绑有油脂、松香、硫磺之类的易燃物质,点燃后用弓弩射出去,用以烧毁敌方阵地。

  寻常易燃物,常常会在飞行过程中自动熄灭,使火箭效果大打折扣。而用‘伏火硫黄法’炼制的火药能避免这类问题。

  箭头绑上火药,飞行时箭头火焰不仅不会熄灭,还会在撞击时发生爆炸,产生惊人的威力。

  关于火药,药王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秘法:‘以硫磺、雄黄合硝石、木炭烧之,烈焰起,烧手面,尽屋舍’。

  嵩阳观道士孙太冲曾为太上皇炼制过九转金丹,精于‘伏火硫黄法’。有了孙道长的协助,军械监便能研发出更加犀利的火器。”

  ……

  要知道,匠师也有匠师的圈子,彼此惺惺相惜,相互仰慕推崇。

  朝廷自古不重视匠技之术,导致这些匠师的才华被埋没,不为人所知。这些匠师只能将自己所长作为爱好,私下研究、探索,与同道之人交流切磋。

  白复欣然应允,亲自出马,与马待封等匠师一道,诚邀两位宗师级匠师为军械监效力。

  两位世外高人不愿卷入武器制造,婉言谢绝。

  白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叛乱一日不平定,大唐一日不得和平,百姓一日不得安宁……百姓生灵涂炭,易子而食,两位们心自问,于心何忍?”

  在马待封、李劲、韩志、杨索等匠师的诚挚邀约下,钦天监监正梁令瓒和嵩阳观孙太冲道长,对望一眼,无奈答应。

  ……

  至此,在兵部侍郎白复的鼎力支持下,兵部军械监集齐大唐知名匠师,群英荟萃、星光璀璨,熠熠生辉!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