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8章 望陛下三思!_大唐:打入冷宫,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官只有要不打仗,其他都可以谈。

  偏还能巧舌如簧,粉饰太平。

  能把送女吹捧成国计大策。

  武将巴不得立马与吐蕃开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枯的又不是他们。

  只要有功勋,死再多的炮灰也不值一提。

  李佑愈发明白了古代皇帝并非他心中以为的天子,一言可决天下事。

  在这些汹涌权势之下,还有芸芸众生。

  文官武将可以不在乎底层百姓的死活,但皇帝若想有所作为,不可能不通盘考虑。

  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文官武将,世家大族,皆可以见风使舵,改朝换代。

  皇帝唯有身死族灭!

  李世民在平衡朝堂的势力。

  【呵呵,这些个文武大臣,格局还是太小了。】

  【争来争去,也就那一亩三分地,实在可笑!】

  【李世民果然是“千古一帝”,善于平衡。】

  【区区吐蕃,必然是李世民手中挑动文武的棋子!】

  李世民看出了吐蕃有不臣之心,且买通文官,欲以和亲之策麻痹大唐。

  于是所幸将计就计,以吐蕃之事挑动文武斗争。

  李世民政斗技术可谓高超,朝堂之上,能反应过来的屈指可数。

  李佑身在局外,能看得出来。

  其余文武早就自动站队,身在局中了。

  长孙无忌心中一跳,电光火石间,他回忆了一下形势。

  不对!

  皇帝在故意搞事,拿着吐蕃作伐,挑起文武之间的斗争!

  他按捺住自己进言的冲动,决定再看看局势。

  反正就算自己不出来说话,也有人跳出来反对。

  李世民若是知道长孙无忌这么想,却是要喊冤了。

  他不过是被李佑这小子激将了。

  这文武之争,不是你们自己非要狗咬狗么?

  果然不出长孙无忌所料,有人跳了出来。

  不过这人居然是孔颖达,倒是叫他吃了一惊!

  要知道,孔颖达是孔氏族人,向来清贵,不参与朝堂斗争。

  如今这老狐狸怎么跳将出来?

  长孙无忌眼神闪烁,思索起来。

  “陛下,吐蕃虽小,却也有山川之险,骑兵之锋。”

  “今日我大唐羞辱其使者,虽有一时之威,却不可长久!”

  “况且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如此苛待小国,未免太过了!”

  李世民见孔颖达侃侃而谈,心中不喜,但面上还是不显。

  毕竟是孔氏大儒,李世民也要给几分薄面。

  “依老先生所言,朕待如何?”

  “这吐蕃使者如此无礼,威胁于朕,难道朕还要唾面自干,以礼相待?”

  李世民言辞之中的不满很明显,群臣心中嘀咕,这老狐狸向来按兵不动,怎么今天为这等事忤逆陛下?

  孔颖达面不改色,颇有气度。

  “陛下,蛮夷不知礼仪,我大唐需施加教化,方才显我大唐之威!”

  “和亲之策,不算万全之策,却也有可取之处!”

  “臣以为,我大唐可借此机会,派出儒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