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凡尘与本性_我的修道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的丹药,就要有好的丹鼎炉,我不知道自己炼制的那青绿丹鼎是不是好的丹鼎,但我发现最近我每次修炼的时候,那藏与泥丸的丹鼎也逐渐发生着微妙的关系。

  每次我存神修炼那金丹之时,就会有两股气息从金丹之上发出环绕包裹住那青绿丹鼎,每一次修炼完我只是感觉到青绿丹鼎有了微妙的变化,至于变成什么了那里变了却是说不出来。

  只要不是那坏事就可以,我也随之坦然,没有过多的在意。

  每天都父母去地里干点农活,去山上摘摘水果,去自己家的塑料大棚中给菜上上肥料……我发现这样的生活其实也很不错。

  虽然我这段时间很少打坐静心,可我发现自己的心境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每天安逸的生活、家人的微笑、九四丈村民的朴实都让我暂时忘记了都市的繁华,功名、少年的争强好胜,七情六欲仿佛在我心中满满消失。

  其实,修心何必一定要静坐炼养呢?也许到了我这个境界,静坐与否已经不在那么重要了。

  修道初期以静坐来修持心性,是在静坐找回自己的本性,当心住性澄之际,便是觉悟自知之时。

  而静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心不动气自固,意不动神自灵,彻悟本性。

  不过,何为本性?

  人也与物一样,有其自性。

  当自性与道同体,则自性悟,否则迷。

  人与万物同天心,修道者悟道体天心,则必须明万物,悟天心,体人情,尔后才脱那凡尘,不入红尘,不知本性。

  我为什么修道有成了不想去找个大山闭关个百千年,其实人与万物、与社会之间有着许多互动联系的行为,每个行为都是本性的呈现。如果用打坐静修来悟道修心,其七性六欲、贪嗔痴,五色、五音、五味同样是入静而非化解。

  不入红尘,不与人世,则本性为情所蔽,七性六欲、贪嗔痴,五色、五音、五味都能令本性奔驰于外,行为所透显的本性,不再是原本具足之性,因此而远离大道。

  所以古来修道者都会在凡尘世俗修持自己的本性。

  我个人觉得“天性人也,人性机也‘,当心在与内外互动联系之际,自心不被外界名利、富贵、恩爱等所扰,心安而虚,才是那本性呈现。

  所以我不避世,我是个生活在温暖大家庭中的一个健儿,我不避世不需要表面上的静。

  所以,这也是选导游的专业原因,做为一个导游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和人物,静观凡尘,逍遥物外,知行合一,方为真知,怡怡自如,方为真悟,方知本性。

  当然,我也没去详细咨询过导游专业,只是想当然尔,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

  我每天抗着铁锹去翻那大棚里面的地,我每天和父母一起劳动,我每天去村民家中转转,我每天抓几只麻雀又放飞,我每天惹的几个小朋友大哭大叫……

  生活,其实很美好啊!呵呵!

  转眼间,高考成绩就快要出来了,三叔和堂弟也回到了九四丈,我父母和三叔三婶非要让我和堂弟去家族的祠堂戒斋一天然后祭祖,一天不吃饭对我来说根本就是小意思,可怜我那堂弟张富虹同学啊!呵呵。

  祭完祖宗,我们又去了祖父的坟前烧了好多的冥纸,我父母和三叔三婶祈求祖父保佑我和堂弟能考个好成绩……

  做完这一切后,我的父母换上了一真崭新的衣服,陪同我和三叔全家回到了省城等待高考成绩出来……

  哎!今天工作忙啊,到现在才更新,不知道3更能不能完成,对了,偷偷给大家说一下,本书上架很遥远,呵呵!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投票!谢谢!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