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4章 书院落成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骊山。

  资源人力的倾斜,加上连日里来的努力,终于,书院初步成型。

  硬件还可以。

  普通的砖瓦房,水泥地,墙面粉刷造纸废水处理得到的白泥,要黑板有黑板,要讲桌有讲桌,便连课桌,都是崭新的实木打造。

  再加上厕所食堂蹴鞠场实验室等配套设施,跟现代社会办学条件固然有差距,却也绝对不算寒酸。

  软件就不行了。

  主要是师资力量奇缺,以物理化学生物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学科完全没有,数学最高水平,也超不过小学五年级,而且教学方法及其落后。

  唯一能正常教的语文,本质上说也是要从头学起,因为书院要用现代简体字,否则其它学科会很难弄。

  “那现在怎么办,临时培养,好像有点来不及吧?”问题是明摆着的,书院一圈走下来,永嘉问道。

  长乐也不太清楚现代九年义务教育到底是个什么流程,从哪开始,好不好学,闻言说道:“不止,我觉得,就算书院不教授经学,也不宜采用义务教育的语文教材。”

  这也是实话。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教材内容编排好坏就不说了,单行文方式和思想观念就跟目前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

  教材中很多内容,古诗词也好,现代文也罢,都很难在这个时代被人理解。

  这里也不可能让学生做阅读理解,写现代白话文。

  好在这些陈远都考虑过了,闻言答道:“说的是,语文教材放在这里的确不合适,所以我想过了,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顺便教经学。”

  “三字经,百家姓?”

  “还顺便教经学?”

  传统蒙学三大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其中就《千字文》早点,编撰于南北朝时期,剩下《三字经》和《百家姓》,都是宋代成文,当下并没有出现。

  此外,对于书院教授经学的决定,永嘉和长乐也感到意外。

  因为书院的方向早就定好了,是自然科学,书院貌似也没有合格的经学老师。

  陈远笑着说道:“我说的教授经学,就是读一读,当识字,能把字面上的意思读明白,其它不要求,也不做深入的钻研。

  至于三字经,百家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尤其三字经,用来启蒙再好不过。”

  “那老师呢,真打算临时培养啊?”永嘉便问。

  陈远笑道:“临时培养啊,放心,没那么难,又不是上来就教很难的知识,别忘了,书院的学生,基本上还在识字阶段呢!

  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老师们努力一点,把知识掌握得超前一点点,就可以了。”

  办学没老师的确不行。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老师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硬件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

  可办一所如同幼儿园一样,完全从零开始的学校,又不用面临所谓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