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贞观六年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刚刚失业了,连房租都交不起,生活难以为继。

  至于弄点什么,起初想法很多,从农副产品到古玩字画,都有涉及。

  但是很显然,农副产品太费劲了,且不说操作不便,容易被发现,就单从利润上说,也不合适,起不到一本万利的效果。

  相比之下,古玩字画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实际上,不太容易。

  比如瓷器,唐刑窑青瓷,上网搜出来的,头条永远是淘宝,几百块一件的,有的是。

  而刑窑青瓷,在唐朝,却十分珍贵,基本上不会流落民间。

  字画也差不多,阎立本的《步辇图》,传世之作,淘宝上就几十块钱。

  然后,虞世南的字,褚遂良的字,也差不多,别看拍卖会上连临本都是天价,真要去卖,好像不容易。

  况且,他也找不上这帮人。

  一句话,人家都是当官的,不差这点钱。

  所以,最终决定,木材。

  什么海南黄花梨啊,什么小叶紫檀啊,还有金丝楠,沉香,等等,都可以。

  这些东西贵,相对而言,出手也容易。

  玉石也可以,但仅限于翡翠,因为唐朝的玉,和田玉也好,蓝田玉也罢,都很贵。

  可弄回来价值却不高,因为只有翡翠值钱,大名鼎鼎的蓝田玉,便是品相极好的芙蓉玉,亦不过几千块。

  这样一来,目标就明确了,就是沉香。

  因为其它暂时都接触不到,独独沉香,身为木材,又是香料,集市上很多地方都有卖。

  价格还不是很贵,便如同曾经的海南黄花梨一般,当下,是可以当建材使用的。

  掌柜拿出一杆精致的小秤,一边秤,一边笑着说道:“买沉香,郎君算是来对地方了,小店的沉香,都是琼州来的上等货色,大到珠串镇纸,小到粉末线香,应有尽有。”

  话语间,胡椒也秤出来了。

  本着诚信原则,掌柜让陈远看,结果陈远也看不懂。

  那就这样吧,原本他也没都拿,这里,秤出来是五两三钱,按照售价,是三贯零一百八十文。

  然后,看沉香。

  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现代,本土自然生长的沉香几乎绝种,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上推断,曾经本土沉香品质冠绝天下。

  而今,市场上的沉香,多产自越南,文莱,不然就是人工种植。

  这有点像海南黄花梨。

  而这店里的沉香,皆来自时下的琼州,即海南,属上品中的上品,有“琼脂”美誉,自古以来,便被文人墨客推举为列国沉香之首。

  也正因为产自本土,自然资源还丰富,所以,虽然也贵,但是,又没那么贵。

  大多都卖不上胡椒的价。

  如掌柜所言,店里沉香制品颇多,镇纸,珠串,粉末香,盘香,香囊,应有尽有。

  线香盘香什么的,暂时陈远没什么兴趣,他主要看比较大些的物件。

  掌柜便直接从货架上取下两个楠木盒子。

  便是这看着不起眼的盒子,盖一开,便有一股凉意,带着淡而清新的花香,扑面而来。

  仿佛有清泉流淌,古琴叮咚,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禅意,亦油然而生,使得人心都跟着安静,清凉。

  细看,好像是同款,镇纸,手串,皆乌黑沉凝,表面纹理清晰,油光可鉴。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