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 秦砖汉瓦,烧之不易!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贤弟,又做什么好东西呢?”收拾好心情,撸了撸袖子,李二笑呵呵上前。

  陈远回头一看,也乐了:“人力推磨太费劲,就琢磨着借助水力,弄几个水磨,倒是秦兄,有些日子没见了啊!”

  “嗨,这不最近事忙么,要是不忙,早就过来了,实不相瞒,贤弟这边的美酒美食,愚兄可是想念得很呐!”

  李二哈哈大笑,说完,好似什么都不知道一般,好奇问道:“敢问贤弟,这水磨坊,可是要用来磨豆子,磨面?”

  “是,也不是,主要还是用来磨点别的,具体的秦兄就不要问了,暂时不太方便说。”陈远笑,口风很紧,水泥一事只字不提。

  一旁永嘉听着好笑。

  还不方便说,人家早就知道了好吧,也就你自己蒙在鼓里,自以为别人都不知道!

  却也有点小酸。

  提都不提,对长乐那丫头,还真是上心呢……

  好在她也不差。

  当初对她,也是这样的,而且,水泥的事,她全程参与,论起来,比长乐还先知道。

  所以,还是开心。

  李二心中则在嗤笑。

  还不要问,不方便说。

  不就水泥那点破事么,老子早就知道了,老子压根儿就不稀罕好吧!

  嘴上却道:“哦,那这磨坊,需要帮忙不?扪心自问,愚兄还是认得一些人的,需要的话,只管说,愚兄帮忙去请。”

  水磨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物。

  事实上,自西汉时期人们学会利用水力开始,水碓,水排,水车,水磨,连机碓,水锤,等等,便相继出现。

  便如眼下,谷物脱壳,小麦磨粉,矿物粉碎,乃至农田灌溉,冶炼鼓风,都可以借助水力完成。

  唯一比较靠后的,也就是前段时间制造,刚刚开始推广的筒车,以及出现于晚唐时期,目前尚未制作的高转筒车。

  只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这些技术,并没有全民普及,而想要做得好,还得是专业人士。

  陈远也没客气。

  现成的人力,技术,再怎么样,也比他毫无经验,带着几个半懂不懂的庄稼汉弄要强。

  遂欣然应允。

  对于李二而言,这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陈远盖磨坊,主要不是为了磨豆子,磨面,而是为了做水泥。

  而水泥,显然是多多益善,不管拿来干什么,都是越多越好。

  是以,当场便授意李君羡,让其派人回长安组织力量,调集人手。

  这边,队伍自然而然也就解散了。

  李二顺势指向那独树一帜的烟囱,笑着问道:“贤弟,那是烟囱吧?”

  “嗯,烟囱,我烧窑呢!”这个倒是没什么隐瞒的必要,说着,陈远便领着往烟囱方向走。

  烟囱,李二并不陌生,烧窑,他也一样不陌生,便问道:“这是烧瓷还是烧陶?”

  烧瓷跟烧陶,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烧的温度不同,然后,材料上有些许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