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东海之波_大明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牛山终于如愿从了军,被编入了戚继光的“新军”,做了一名狼筅手。

  虽然入了军,可是见到萧墨轩的机会并不多,萧墨轩是监察御使,平日里的作训,他管不着,一般也不会出现。

  周牛山自己心里也有忌惮,自己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士卒,要去控诉省里的大员,即使自己敢说出,人家信不信还是另外回事儿。弄个不好,自己报仇不成,还把脑袋也给丢了。

  转眼之间,便是去了多半个月。罗龙文已经完成了他的赈灾使命,先回了京城去了。郑必昌和何茂才,依旧坐在衙门里,虽然时常派人来问候,萧墨轩一时倒也懒得去理他们,只是暗暗记了些事,只等回京之后再行上奏。

  戚继光新招的三千新军,本就是生性悍勇,又经戚继光的严训,渐渐也是有模有样起来。

  大明嘉靖四十年,七月十三,宁波府,宁海县海面。

  黄昏的夕阳下,天边的卷云被镶上了一层金边儿,水面上也被映得一片通红。几艘红色的方头渔船收起了网,挂上了帆想要在天黑前赶将回去。海面上一片风平浪静,泛起的波涛,轻轻的拍打着渔船的船舷。

  “咦,那里怎那许多船?”一个初次出海的后生,在眼前用手搭起了凉棚,好奇的向远处张望着。

  “船?”船老大听后生这般说了,把手里的帆索在桅杆上绕了几圈,打了个活结,也转身来看。

  只见东南边的海面上,几排风帆直向自己这里而来。看那架势,至少有四五十条船,船身还都不小。

  “这附近几个府县倒似并没有这般大的渔队,即便是官家的那些兵船,却也没有这般多。”船老大未免生了几分疑心,“若说是西洋来的商船,又怎生不去泉州,却跑到这里来了。”

  “我且爬高些看看。”船老大一边说着,一边攀着船帆向桅杆上头爬去。等爬到了顶,也用手搭个凉棚,向那边张望着。

  不看不打紧,这一看之下,船老大吓得几乎要失手落了下来。那一排船队里,已经有几艘船开得近了,船上的桅杆顶上垂下一面旗来,上书“八幡大菩萨”五个大字。

  “快开船,快开船,倭寇,倭寇……”船老大手忙脚乱的向下爬着,一边大声叫道。

  象山,宁海,奉化三县沿海相继发现倭寇踪迹,而且贼势颇大,三县县衙不敢怠慢,立刻派人赶赴杭州求援。

  七月十四日子时,萧墨轩刚在杭州官驿里睡下不久,便被叫了起来,知会了倭情。萧墨轩也不敢怠慢,立刻起身朝总督行辕而去。

  杭州,浙直总督行辕。

  胡宗宪掀开挡在地图前面的竹帘,刚想开口说话,却又一阵猛烈的咳嗽,

  “部堂,好好保重身体才是。”谭纶连忙斟了一杯茶递送了过去。

  “不打紧,不打紧。”胡宗宪伸出手来接过茶杯,又轻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