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7章 倾国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六百旗丁,汉八旗有三万二千旗丁。

  满蒙汉二十四旗差不多就是拥有兵额旗丁十二万人。

  当然,除非遇到生死存亡的决战,否则各旗不会全丁出动,就如王斗的军队,不会每次打仗都全部拉出去。

  历史上的一片石之战,除了蒙汉八旗全丁出动外,满八旗也只出动三分之二丁。加上外藩蒙古兵、三顺王的军队,朝鲜兵,其它布特哈等炮灰集团,总计出动兵员十三万五千人。

  不敢肯定当时有多少随军余丁,家奴包衣,奴隶阿哈什么,不过不管五万十万,这些都是忽略不计的。就如蒙古西征,说是两万人,但至少十倍的附庸军工匠奴隶被省略了。

  冷兵器时代有十三万精锐战兵,已是个惊人的数字。

  徐达言:“十万众,当横扫天下。”

  王斗辛苦多年,正规军不过六万。

  不过松锦之战时清国损失惨重,光八旗满洲战死者就超过一万人,余者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外藩蒙古等等,损失一样不计其数。

  事情的后续后,他们还失去外藩蒙古很多势力,虽然这些人战力不佳,每约三到五个旗丁,才能有一个达到披甲兵的能力标准。不过至少也是满清国的重要战力补充,优良的炮灰。

  比如与满清国关系最紧密的科尔沁诸部,就有牛录448个,旗丁二万二千多人,内披甲兵人数六千五百多。

  外藩蒙古,有牛录384个,旗丁一万九千多人,披甲兵人数五千四百多。

  这二者加起来,披甲兵人数就达到一万一千多,就算每次清国征战他们出兵一半,也有旗丁两万,披甲兵五千。

  还有外扎萨克蒙古的漠北各部,喀尔喀、土谢图等部落,他们人丁不等,但披甲兵总数加起来也有八千。他们如若出兵助战,数量也非常可观。

  然现在除了铁杆的科尔沁,余者大半脱离清国统治了。漠北的外扎萨克蒙古,漠南的归化城土默特归顺了王斗。连临近王斗势力的土默特左右翼二旗、喀喇沁各部都有些不稳。

  甚至当时的土默特左右二旗扎萨克俄木布楚虎尔,善巴还打算不告而别,私议跑去投奔王斗,被警惕的多尔衮擒获后处死,任命了新的左右二旗扎萨克。

  不过外藩蒙古不稳已是事实,多尔衮很清楚的获知到,土默特左右翼、喀喇沁各部都跟王斗眉来眼去,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

  事后多尔衮通过各种抬旗,余丁补足的方式,补足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的旗丁人数,还重建了汉八旗等。然多尔衮知道,他们八旗的核心战力,已经比不过锦州大战前了。

  好在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