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0章 辎重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鱼干要保存长久,需要使用大量的盐,这个时代,盐巴都是昂贵的。穷困潦倒的渔民哪舍得大规模使用?

  就算某些商人有这个财力,然有盐的鱼干,等若购买的百姓,吃肉的同时还吃盐。不但与官府的盐政相冲突,还触犯了庞大的利益集团,怎么死都不知道。

  所以几千年来,渔民们守着宝山,却一直贫穷,庞大的海洋资源得不到利用。

  王斗的方法说来简单。但若推广开来,使得大规模的水产品得以进入内陆,不但无数渔民得到生计致富,还可以活民无数,至少沿海的百姓,灾荒年时,吃鱼总比吃树皮草根好吧?

  当然,这种巨大伟大的历史意义,此时很多人想不到,不过商人对利益总是敏感的,王斗的初衷只是供应靖边军的肉食需求,很多商人却立时窥到这其中的巨大商机。

  在大明朝,养猪养羊养鸡养鸭养牛什么的难养,不过这个时代的海鱼资源,可谓无穷无尽,虽有鱼季之说,不过庞大丰富的鱼类资源,显而易见是不会缺乏的。

  想想每年庞大的鱼干制作出来,这其中利润是多少?不说别的,单单在辽东,这数十万明军,需要的鱼干就是个天文数字。

  很快的,此时随在军中的镇东商行会长郑经纶,带着大量的东路商贾,拜访了王斗,提出愿意与忠勇伯分成,除供应靖边军的鱼干外,还打算将这种鱼干运到大明各处贩卖。

  鱼干的名字他们都想好了,就叫王公鱼,这其中有郑经纶等人讨好王斗,也有靖边军情报司的推波助澜在内。

  不但是东路商人,就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监军王承恩,监军张若麒等人也震动了,还有身在辽东的各位总兵,甚至此时汇集在杏山,松山的众多商贾们也是心动。

  此次大战,除了官方组织的运输队外,还有大量的大明商人为大军运送或提供粮草,可谓晋商,京商,浙商,徽商齐出。

  洪承畴等大员看到鱼干代替一部分粮食的意义,毕竟眼下大明供应前线粮草极为紧迫,让士兵们吃大量的鱼干,不但可以补充肉食,还可以节省很多粮草。

  毕竟就在辽东打渔,比千里运输粮食,成本低太多了,以往是鲜鱼保存不易,现在有此等良方,岂能不用?

  各位商人是眼热内中利润,若王斗只是卑微小卒,此等良方他们山寨就山寨,窃取就窃取了,又待如何?

  不过此时却是不敢。

  忠勇伯威震天下,若一怒之下,让他们路遇鞑贼怎么办?各人虽然后台深厚,很多人与洪承畴,邱民仰,王承恩等关系密切,然不见得后台会与王斗闹翻来维护他们。

  所以与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