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四四章 智字符文_武唐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阴死之气被植物过滤了。

  萧业再检查植株的根部土壤,阴死之气的含量要高一些,并且植株越茂盛的地方,含量就越高。

  这让他若有所思。

  封印破碎后,外界的阴腐之气会涌入九州世界,不通才气者,除非撤入小世界,否则连生存都困难。

  可如果在九州世界大量种植小世界中的植物,或许可以吸收阴腐之气,净化生存环境。

  虽然佛道二门为难他,但萧业并非不知好歹。

  不过孤例不为证,他又取了不同种类的植物验证分析,结果极为喜人,索性搜集植物种子,用专门的储物袋装好。

  “诶?”

  萧业突然心中一动,草丛中有一副疑似骸骨的化石,于是挥出真元,将之卷了出来。

  从表面上看,已经很难分清是石头还是骨骼了,但是细细一辨,确实是一副人类骸骨,让他暗暗叹息。

  是的,百万年过去,谁还能记得此人,甚至一切的生命信息都提取不到,这只是一副勉强具备骨骼形态的石头!

  一时之间,萧业的心情有些萧瑟,不禁心有所感,反复默默念诵:“知善知恶是良知……”

  按现代人对王阳明四句真谛的理解,心、意、知、物四要素均是无善无恶,但是根据萧业穿越以来的感悟,心无善无恶的前提是心灵封闭,不与外界交流,一旦产生交流,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儒释道三家,都强调明心见性。

  由此可见,心灵纯洁如一张白纸完全不可能,除非自出生起就不食人间烟火。

  好比在白纸上作了画,即便擦的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是就能说,这张白纸从来没有用过吗?

  不可能!

  白纸擦的再干净,内里的结构必会发生改变,心灵也是如此,所谓覆水难收,破镜难圆,与外界不论什么形式的交汇,对心灵的影响永远不可能消除。

  良知论源于孟子,主张人类先天具有道德意识,但是很可悲,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人类只在胎儿时,无分善恶,生下来就受外界影响,有了善恶之分,之后一系列的意、知、物也随之分了善恶。

  辟如眼前的骸骨,既可以视为石化的骨骸,因为他确确实实是由人类的骨骸演化而来,也可以看作骨骸型态的石头,因为它的结构,已经完全是无机物了。

  所以说,知善知恶是良知并不绝对,只在于以什么角度看待,你希望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猛然间,萧业心神一震!

  这难道不是化真心合妄境么?在科学中,也是量子力学强调的观察者效应!

  果然是三千大道,殊途同归啊!

  简而言之,就是以我为主,以主观影响客观,我指着一匹马说它是鹿,它就是鹿!

  轰!

  萧业才气节节攀升,识海星云旋转加剧,一团光芒呈现,渐渐地凝成一个智字,与仁义字符并列,呈三星缠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