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4章 崇祯的暴脾气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体仁和钱谦益都被赵兴的狠辣与果断震惊,更为此而暴跳如雷。因为赵兴的这一手,让他们想拿着郑鄤案,让赵兴和皇上离心离德,把赵兴也牵连进来,给予打倒的目的落空了。精心布置做的局,破灭了。

  看来,赵兴根深蒂固而且有自知之明,一时半会是搬不倒了。

  那好吧,就搬倒对手吧。

  于是,温体仁和钱谦益就开始专心的干倒对方了。

  郑鄤的案子落在了锦衣卫的手中。

  锦衣卫有赵兴坐镇,事情就好办多了。

  赵兴立刻下令常州锦衣卫,全力查清事情始末,迅速上报。

  常州锦衣卫百户雷厉风行,走访了乡里,遍访了知情人士,就连已经升迁到广东做知府,原先的那个县令,也不远万里亲自登门调。更别说原先经手过这个案子的三班衙役了。就差将郑老爷子郑老太太的坟墓挖开,亲自审问了。

  虽然没有闹的人心惶惶,但也弄一个鸡飞狗跳。

  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案子的所有证据链,全都环环相扣,让人再也挑不出来毛病。

  于是赵兴结案,在朝堂上,正式宣布了案件的整个过程。

  郑鄤仗责其母的事情,纯属于子虚乌有,而虐待童养媳至于其自杀的事情,更是不着边际。

  他的童养媳,是病死的,这里附上了当时谁请的郎中,郎中开的什么药方,医治了多长时间,开馆查验仵作和作证乡老的供词都比比在案。

  在这些事情上,就洗清了郑鄤的冤情。

  但作为儿子,却撺掇着老父打母,这算为人儿子的忤逆,但因为是父亲之命,也情有可原,罪减一等。建议判罢官流放。

  而眼看着自己的姨娘,责打其母却在旁袖手旁观,其为不孝,建议流放两千里。

  这样的判决,在当时的那个社会大环境之下,可算是相当公允的。

  两千里是哪里呢?皮岛正合适,流放皮岛,教给皮岛锦衣卫钱千城严加看管。

  结果这样一来,五年后,东江镇竟然有学子上京,考中了五个进士。

  郑鄤的学问可不是盖的,历史上,在他关押锦衣卫大牢,就将当年的锦衣卫指挥使的两个儿子,就教导成了举人,那是相当的牛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然而朝堂上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对这样的判决相当的不服。

  黄道周站出来启奏道:“西北连年大旱,而山西又发生了瘟疫,这有天灾就说明有弊政,这弊政就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郑鄤作为心忧天下的贤达,为革除弊政奔走呼号,却被如此栽赃陷害,连老天都看不下去,才有了这样的天罚。”

  也不去看崇祯越来越黑的脸,继续语重心长的教导崇祯:“挽之在上,不可不早也”

  这样诛心的话,听在崇祯的耳朵里,简直就是扎心透顶。

  正所谓泥人还有三分土性,何况是暴脾气的崇祯?

  “事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