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五章 彩霞到来_奋斗在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后的仕途。

  但是贾环已经没有时间了。他这一科只要能取中就是好事。名次无法强求。运气好,碰到他合适的题目,可能就是高分,运气不好,那就只能中规中矩。

  方望和贾环笑着谈了一会科举的事,道:“举业不过是敲门砖,跨过去,便无须理会。当然,圣人之言,我辈读书人要时时揣摩,学习,不可忘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通过科举的文人,说科举是敲门砖,这是相当大胆的说法。京城、北地,这种说法不会流行,倒是江南士风日渐狂暴,这样的说法很流行。方宗师这么说,是将贾环当自己人。否则,贾环说出去,方宗师少不了要给士林的鸿儒问难。

  贾环当即起身,躬身行礼道:“谢老师教诲。”

  如果方望只是日常的闲谈,这么说贾环一句,贾环这样的礼节,就显得过了。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方宗师是什么人?士林的领袖,官居礼部尚书。这样清白的履历、地位,如果不出意外,他在今年的礼部会试中,至少是同考官的身份。担任主考官,收割一批进士,也不是不可能。

  方宗师都说了:不可忘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什么意思,贾环难道会听不懂?

  没有任何考试制度是绝对公平的,只能做到相对公平。比如科举,比如高考。而制度之外,就会有一些名堂。比如高考的加分,提前批等等。

  而科举里面就有一种,叫做“约定门生”。就是主考官和士子在考试之前,就已经相互约定为师生。主考官看中士子将来的潜力。士子看中主考官的地位。明朝著名的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其中就有一种说法,主考官程敏政泄题给唐伯虎,很有可能就是已经约定门生。

  方望温和、赞赏的笑了笑。孺子可教也!

  …

  …

  贾环在搜肠刮肚的写八股时,晴雯和如意两个笑嘻嘻的带着林之孝家的、彩霞到书房里。

  贾环早早的给她们俩交过底。

  贾环搁下笔,笑着起身,和林之孝家的聊几句,吩咐如意带彩霞去放包裹,算是完成彩霞的接收程序。

  林之孝家的四十多岁,容貌普通,坐着椅子上喝茶,看看贾环身边侍立着的晴雯,十五六的姑娘,伶俐标致,自有神韵,笑着夸道:“晴雯如今出落的越发的好了。”

  又道:“三爷,按照府里的惯例,三爷身边可以再添一个丫鬟,侍奉起居、读书。”

  这是做人情了。倒是难为林之孝家的,闷着不说话的性情,还做个。贾环笑着摆摆手,“我这里没什么惯例。现在这样就行。”他难道还真配四个贴身丫鬟不成?

  估计贾府里都以为他要彩霞是收通房丫鬟、屋里人。和晴雯差不多。但他自己清楚怎么回事。

  第一,他答应过彩霞的,将她要到屋里来。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