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8章 安西:村民周大明_美洲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8章安西:村民周大明

  一阵狂风吹过,卷的湖光荡漾,一艘小舟行过,又是几道“波光”。

  戴着斗笠的中年男人,撒下渔网,随后便拖拽着渔网向下游走去。

  小舟向上,路过一处坝口,中年男人将手中的竹竿插进对面的潜水里,随后拿起一根被水泡的起毛发黄的长绳,绑在了石柱上。

  然后开始拖拽手中的渔网,刚开始还没有什么动静,后来随着动静越来越大,露出的“白腹”也越来越多。

  最后倒出几十条,大小不一的淡水鱼,这些鱼都是美洲本地的鱼种,有美洲当地的鲢鱼,也有鲈鱼。

  其中几条鲈鱼,最是引人注目,通体黑色,眼球泛红,这种鱼也被称为红眼鲈鱼,属于后世美国人比较喜欢垂钓的一种。

  其他的则是一些美洲白鲢,这种鱼的味道和神州的有很大的区别,可能是水土不一样的原因。

  而这些鱼,最吸引中年男人的则是几条红颜色的鳟鱼,这种鳟鱼,最早是在阿拉斯加,后来在俄勒冈三省分布,在安西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因为目前的保险技术,还没有后来那么好,就算有,也很贵,所以大多数水产,尤其是本地没有的,往往能够卖到很高的价格。

  像眼前的几条,若是卖到饭馆,少说值一块。

  加工出来,卖你三四块,也是正常的。

  可以说,几条鳟鱼,比那几十条本地鱼都值钱。

  中年男人姓周,叫周大明,名字很土,几乎没有什么特色,最早在鲁省老家,就是专门打渔的。

  后来在老家因为赌博输钱,把房子都抵押了,媳妇受不了,和村头张财主跑了,留下他孤家寡人。

  再加上前些年流行闯关东,一咬牙一跺脚,就润了。

  可谁知道,真的上了官道,却被姓王的衙役,赶到了海边,最后上了去美洲的贼船。

  现在想想,这个“贼船”,确实上对了。

  如果不是来到汉国,就他那副德行,还能娶到媳妇,能分了那么好的地??

  别以为他不知道关外是什么样子,那里就是一个“吃人”的地方。

  同乡的衙人,都偷偷和他们说过,那地方地是有,可是深山老林,虎豹遍地不说,就说当地旗兵,旗将老爷的“压榨”,他们受的了几时。

  更不用说,他们这批是要送到外关的,那地方据说和俄国洋鬼子接壤,一旦打起来,他们不就是炮灰。

  虽说现实俄国人没了,换了汉国,但周大明,依然觉得移民汉国是个最好的出路,甚至没有之一。

  毕竟,谁把他当人看,谁不把他当人,周大明虽然没念过什么书,但这点还是知道的。

  事实上,不止是周大明,只要是早期移民汉国的,就没有不说汉国好,说汉皇“万岁”的。

  当然,第二代可就没有这个想法了,虽然他们也为帝国的强大而感到高兴,一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