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7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求订阅)_镇抚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7章虽千万人吾往矣!(求订阅)

  “这是为何?”扶苏侧身虚手,不禁看了看嵇恒。

  嵇恒淡淡一笑,侃侃道:“更法对一个国家的要求很高,因为更法会面对极大阻力,不仅有来自朝堂的,也有民间的,若是朝廷没有强劲的实力,是很难将改革推进下去的,如此情况下,贸然更法,只会引得天下大乱,各种逆反分子私下串通,到那时,天下不乱才是怪事。”

  “而这便是更法的难度。”

  “所以眼下谈及什么更法,都只是空谈,根本就实现不了。”

  “大秦对天下的控制力不足。”

  “甚至.”

  “大秦朝堂也非是上下一心。”

  “而这便足以看出商鞅跟秦孝公的不凡,即便如此,当年商鞅推行变法,也受到了很多阻力,只是当时秦孝公把持朝政,并不为外界所动,最终借助法制,将这些老世族给清理掉,继而才得以保障变法继续推进。”

  “只是秦孝公之做法,大秦眼下并不能效仿。”

  “也不能这么做。”

  扶苏正襟危坐,毫无开口想法。

  嵇恒轻笑道:“原因也很简单,一来始皇说过,若是功臣不能全身而退,自己又有何颜面于世;二来天下刚刚一统,大秦就对立国功臣下手,这般卸磨杀驴之举措,会让天下其他仕秦之人如何想?又岂敢再那么尽心尽力为秦效力?”

  “诚然。”

  “大秦历史上是有发生过这般的冤杀。”

  “但这是少数,甚或偶然。”

  “比如秦惠王杀商鞅,与秦昭襄王杀白起,两桩便是明显的冤案,但两者之冤杀,跟当下大秦行杀伐,意义完全不同,当时商鞅白起,都是功业大成后被错杀,也仅仅是错杀,并未因此动摇用人路线,然大秦眼下若是兴杀伐,便注定会屠刀不断,这又岂会不让人胆寒?”

  “而且一旦开了杀伐之口,朝堂日后岂能消停?”

  “长此以往,又岂能安稳?”

  “一旦双方政见出现歧见,就大动刀戈,日后朝堂必定人人自危,明哲保身之士将会越来越多,到时大秦还有直言规谏之臣?”

  “再则。”

  “就算将这些人杀了,朝廷又能替换何人?”

  “无人可换。”

  “大秦朝堂陈腐太久,动朝堂臣子意义不大,首要其实是提拔地方士人。”

  “所以大秦最好的选择,便是徐徐图之,从四方着手,不断培植自己亲近的势力,等到日后大权在握,再将这些老臣、功臣以一个体面的方式,清退出朝堂,继而彻底掌控朝堂,如此才能真正的开始更法。”

  “故而有了我提出的求贤令。”

  “另外。”

  “官员的任用,不在于忠诚与否,而在于能不能做事。”

  “只要能做事,那便是好官。”

  “这也就是《商君书》提到的‘以奸民治善民’。”

  “《韩非子·孤愤》云:智术之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