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 巨鹿路 四明邨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巨鹿路四明邨

  抛开工作和朋友吃吃饭聊聊天打打屁,陈一鸣也暂时松缓了一下紧绷的神经。

  作为剧组核心,他从7月中旬项目筹备开始一直连轴转,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多亏了有莉莉当幌子,他的“铁人”形象才没有崩。

  第二天上午9点,剧组转场到巨鹿路,迎接真正的挑战,大场面的群戏拍摄。

  兢兢业业的大壮早就召集好了一众群演,男女老少几十号人,都是从魔影厂借来的专业演员。

  很长时间以来,魔影厂都是华国最大的电影制片厂,光剥离出来支援内陆兄弟省份的“套牌”厂,就多达3个。

  巅峰时期,魔影厂可以轻松开出十几个剧组同时拍戏,幕前幕后全都不用从厂外找,可想而知养了多少人。

  改制之后,几经“瘦身”的魔影厂依旧是匹大骆驼,不算退休之后回来过戏瘾的“编外”人员,正当龄的中青年演员依旧人数众多。

  这批人才是魔影集团抗衡帝影集团的底气所在,支撑车墩影视基地的中坚力量。

  不夸张地说,没了这批人,大魔都背景的年代剧,品质会直接跌掉一到二档。

  马太子玩票触电,自家人即便再不看好也得帮帮场子。

  到场的演员们已经带好了各自的戏服,魔影厂仓库随便挑挑,符合要求的衣服满坑满谷,改尺寸的裁缝都有一个班。

  1990年代的审美土归土,那也要看谁来穿。至少以这群专业演员的气质,完全撑得起来,一点儿也不显过时老气。

  陈一鸣并没有明确规定每个出镜龙套的服装,在符合风格、契合身份的前提下,好看第一。

  反正这是一个模糊了时间的故事,电影里的龙套全都人美心善,不然怎么叫魔都观光片呢。

  ……

  这场戏一共包括3个1分钟左右的长镜头,穿插4个中近景镜头,比起完全的一镜到底要容易一些。

  尽管如此,任务依然艰巨,因此今天全天安排的都是排练。

  其实这场戏放到车墩基地去拍更方便一些,没有普通居民打扰。

  但是陈一鸣反复权衡过后,还是决定实景拍摄。

  本来电影就是成人童话,再没了实景蕴含的那丝烟火气,那就彻底飘在天上下不来了。

  第一个场景是巨鹿路666号的四明邨,魔都新式石库门里弄的经典之作。

  前期堪景时,陈一鸣和马云腾两人跑遍了魔都现存的石库门弄堂,几经比较才选定了四明邨。

  说实话魔都保存好的弄堂不少,但适合拍电影的真不多。

  毕竟不是车墩基地的专修弄堂,会提前考虑到取景、布轨、打光等拍摄需求。

  生活中的弄堂往往通道狭窄杂物密布,光是半空中横七竖八的电线和晾衣杆,就能愁死摄影组。

  相对而言,四明邨是最合适的。

  弄堂够宽,机器轨道、人员走位都腾挪得开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