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章 排除法 组合题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排除法组合题

  陈一鸣在心里做了一轮排除法。

  项目时间很紧,大场面的科幻片肯定没得搞,开脑洞的软科幻倒是可行,但是糊弄事的嫌疑太大,打出主旋律电影的旗号也太不严肃。

  动作片困难也很大,枪战、警匪、冒险,哪个类型都不是半年以内能够忙活完的,倒是爱情类时间上绰绰有余(划掉)。

  动作片都来不及,战争片就更不行了,半年时间,光演员练习骑马都只是勉强够用,何况是拍摄、后期、特效全算上呢。

  整部谍战片行不行呢?

  间谍电影也是通行全球的题材,前世就有一部这个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叫《风声》,国内的票房口碑都不错。

  当然,国外还是无声无息。

  电影票房在海外市场微乎其微,奖项也只有湾岛的金马奖。

  原版小说倒是全球大卖,改编权也卖到了好莱坞和棒国,可惜翻拍版本都是垃圾。

  陈一鸣坐在图书馆里,水笔在白纸上写写画画,脑子里翻江倒海地搜寻着,整一部什么样的谍战片才能两开花。

  想要对上头有交待,肯定不能全盘虚构,至少故事和人物得有原型。

  《风声》就是有历史原型的,而且是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的改编电影,单是奖项也足以背书。

  本时空可没有《风声》小说,别说陈一鸣根本没看过这部小说,就算他能把原版小说“抄”出来,短时间也没可能获得足够的社会影响力。

  如果是在历史中找原型的话,二战时期无疑是最合适的,反法西斯战争做背景,国内国外具有共同记忆。

  《风声》就是选择小日子做大BOSS,国内两党再加上叛党,三拨人玩剧本杀。

  这样弄确实可以让故事丰满有深度,悬疑感拉满。

  不过对国外观众就不太友好,本来老外看华国人就脸盲,又搞出这么多阵营,再加上阵营里头还有内鬼,想不糊涂都难。

  《风声》达不到目的,陈一鸣开始在脑海里逐一回想前世看过的国外谍战电影,看看能不能借鉴借鉴。

  《无耻混蛋》、《黑皮书》、《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窃听风暴》。

  好像不是黑深残就是反体制,与主旋律八字不合啊。

  如果往火爆刺激的方向靠呢?撸不到奖就赚票房呗。

  《真实的谎言》、《谍影重重》、《暗杀》。

  华国哪有这么飒的特工,燕双鹰那种剧本就别拿出来刺激二大爷了。

  想来想去,华国谍战片确实不适合海外市场。

  建国前只能拍二战,怼小日子的故事离西方世界太遥远,关注度天生就不够。

  建国后就更没得拍,勉强要拍也只能拍反谍抓特务,出海更别指望。

  看来只能遗憾地放弃谍战题材了,难道真的只能拍人物传记片吗?

  陈一鸣把脑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双手在头上一顿狂撸,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