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世界瞬间清净了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有张毅出镜的场景,节奏、时长、情绪、观感等各方面,都超出了陈一鸣的预估。

  片尾他与余荣光、秦芷蕾的那场戏,前前后后拍了七八个版本,每一版都不一样。

  陈一鸣最终选定的那一条,直接拍飞了4页分镜稿,吞了秦芷蕾好几句台词,时长少了足足半分钟。

  三个演员的演绎,并没有脱离剧本整体的叙事框架,也没有动摇陈一鸣预期的叙事节奏。

  但是观影节奏却已经变了,与叙事节奏出现了错位。

  具体而言,这场戏在全片时间轴上处于波谷的位置,前一个波峰是唐军步骑兵击垮张毅本阵,后一个波峰是郁南与秦芷蕾的黑白骑对撞。

  由于张毅的“戏霸”行为,让这场戏的情绪过于简洁和内敛,加上又缩减了时长,导致波谷的过渡不够顺滑,两个波峰几近于合二为一。

  观众一大段看下来确实很爽,但也会很累。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张毅和余荣光的角色塑造更加立体和个性化,换句话说就是高光聚于自身。

  萌新秦芷蕾的台词被抢了,仅就这个三人场景而言,人物被迫扁平化。

  不过后一段白马冲阵足够炫酷,文戏被抢也不全然是坏事。

  很多时候,一部电影能造就一个被纳入群体记忆的经典镜头,已然是一大幸事。

  如今陈一鸣因为演员的出众演绎,选择了时长更短的片段,那么就不得不承受观影节奏紊乱的负面效果。

  而予以二次平衡的手段,就是现在正在紧张推进的电影后期。

  陈一鸣的初步想法,是索性压缩前一个波峰,用快切剪辑的手法加快叙事节奏。

  同时在后一个波峰即黑白骑对撞的段落,使用反常规的背景音乐,延迟观众的情绪爆发。

  这种手法前世有一个精彩案例,就是《无间道》里黄秋生坠楼的片段。

  梁朝伟激烈的情绪爆发,连同后续的大段街头枪战,搭配的却是舒缓、哀婉、轻灵的女声吟唱。

  那种音画“不同步”的反差感,以及想爆却又爆不痛快的压抑体验,让陈一鸣印象极其深刻。

  显然,这一段落的剪辑,已经不止是剪辑师一家的工作了,需要整个后期部门通力合作。

  像黑白骑对撞的段落,原定的BGM就不再合用,葛继明不得不看过样片之后,结合陈一鸣的要求重新改编。

  这个段落穿插的特写镜头,又要根据第二版BGM重新编排,用P站网友的话讲,就是卡点儿。

  几分钟的片段,就已经如此麻烦,扩展到全片,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见一斑。

  陈一鸣不得不提前跟马二爷打预防针,不一定能保证按照原计划在12月的贺岁档上映,说不准就要推迟到来年的春节档了。

  时间来到9月中旬,《情书》延映一期密钥后终于下映,总票房3.8亿。

  老牛贪心不足,还想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