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章 营垒攻防战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信息传递和命令响应都备细无遗,电影节奏会非常拖沓。

  而如果通过快切或蒙太奇剪辑的手法加快节奏,要么会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要么会极大地削减真实性。

  本来排阵型拍起来就麻烦,效果往往又费力不讨好,那么还不如直接拍成打群架,把精力投入到更加刺激的特写和近景镜头上。

  第三点,则是拍摄方式的局限。

  阵列交战秩序井然,如果真的能够还原到位,其实观赏性并不差。

  比如前装枪时代的“排队枪毙”场景,相关的电影往往都在影迷中有很高的评价。

  制服迥异的两支部队横排对轰,枪响人倒阵型不乱,战场上两方泾渭分明,观众很容易看懂并代入。

  这类电影对摄影组也很友好,两边都是又长又薄的横队,间隔距离也不过几十上百米,交战方式又是简单的站立开枪,取景非常便利。

  可是冷兵器战争就不行了,人又多,阵型既厚且密,多个步骑大阵自多个方向绵延开来,往往长达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

  开战前的大远景倒是气势十足,接战后的取景角度却很受局限。

  加上冷兵器对战距离很近,镜头一拉远演员的动作细节全都糊掉了。

  而一旦把机位放近,对背景演员表演和走位的要求立马大幅度拔高,换句话说就是拍群演要跟拍主配角一样精细,这是大部分剧组根本无法做到的。

  陈一鸣如今的地位,允许他稍微“任性”一点,对资方和主创提出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说,陈一鸣可以适当“欺负”一下主配角,把他们的部分戏份和时长挪给群像戏。

  同时,他也有足够的预算和时间,分配给群戏拍摄。

  但是,这场戏的拍摄同样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所有主创群策群力一一解决。

  开拍之后,照例还是先把静态镜头一次性全部拍完。

  现在陈一鸣对这部分镜头已经完全放手,崔放领着三个副导演,轻车熟路地将分镜稿上的场景一一拍摄完成。

  营垒内的唐军甲胄鲜明器械精良,以主将古越河为视角,逐一巡视走过三面寨墙,最后带领观众直面山下黑压压的敌军。

  当然,远眺的镜头全是摆拍,山下其实一个人也没有,电影里的西突厥军阵还都在巨石工坊的电脑上。

  唐军的部分拍完之后,群演们弃甲着袍开赴山下,摇身一变成为西突厥军。

  先行军,再分兵,敌军部分陈一鸣加快了节奏,时长和镜头数都只有唐军的三分之一。

  而且张毅统帅的西突厥攻击部队,队列参差不齐,服装与武器也不统一,属下各部落头领还各怀心思。

  这也从侧面告诉观众,贺鲁大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内部并不团结。

  花了两天时间,接战前的戏份顺利搞定。

  随后剧组转至营垒东侧,首先拍摄段落最后也是最惨烈的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