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1章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5月最后一周,剧组转场到第四处山地丘陵的外景地,拍摄唐军列阵的戏份。

  利用拍摄前两场戏的空当,小美已经在敦煌影视基地招募了足够数量的群演。

  一般来西北影视基地拍戏的剧组,一半以上都是拍摄古装戏,因此当地的群演足以胜任《木兰》对他们的要求。

  说白了也很简单,列队,行军,加上粗浅的阵战对峙。

  没错,不是打架,而是对峙,群演入镜的大景深镜头,基本上都属于短暂的一掠而过,给观众看个全景意思意思。

  所以群演不需要精通动作戏,只要拿着手上的道具兵刃,相互招架比划着别出戏就好。

  至于挥刀见血人仰马翻的特写镜头,自然有专业武行出马。

  因为是几千人规模的大群戏,因此剧组天还没亮就已经出发。

  当天拍摄所需要的盔甲、武器、旗帜等道具,则早就由路平拉到了那边临时修建的仓库。

  京剧有一句行话,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今天这场戏,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短短几分钟的镜头,主演和前排群演都需要化古妆,廖菲菲的化妆组根本就忙不过来,除了魔影厂又支援过来一个组之外,小美不得不又在当地临时找了十几个化妆师。

  6点不到就开始戴头套、化妆,一直到上午10点左右才全部完成。

  至于后排群演,就直接把幞头塞上棉花绑在头上,远景不穿帮就行。

  这头儿化着妆,那头儿路平的道具组抓着群演分发戏服和道具。

  当然不可能所有群演都穿盔着甲,远景内的群演,穿着的其实是外表像盔甲一样的戏服,拿着的各式兵刃也都是轻飘飘的样子货,风大点都能直接吹跑喽。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花大价钱定制的全套盔甲,光重量就超过二十斤,加上武器和其他配件,负重超过三十斤。

  这些物件太重太占地方,几百套已经是剧组运力的极限,再多做倒不是做不起,而是转场困难。

  几千名群演一一换装完毕各自就位,几百名专业群演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一看表已经11点多,还拍啥啊,放饭吧。

  制片组和道具组嗓子哑了一大半,有的喉咙涩得水都咽不下去,化妆组的妹子们累得拿着筷子手都在抖。

  今天还算运气好的,没有刮大风。

  前两天在地质公园拍戏时,有一个下午突起一阵妖风,红沙漫天能见度不足5米,当时陈一鸣一直提着心,生怕风刮到天黑也不停,再有人失踪喽。

  下午1点,吃好喝足休息完毕的群演们排好了队伍,照惯例先走一遍戏。

  队伍最前头,郁南一马当先,聂元落后半步,两人身后是四人一排的骑兵,五十排骑兵拉出一条长长的马队。

  马队后面古越河骑在马上,身后是五六个骑士,再往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