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怪异 出戏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角度。

  这究竟是大量练习生成的天然默契,还是精心预演下的熟能生巧呢?

  穗城,星汇影院8厅,因为订票BUG预留的额外加场,落后试映场15分钟开始了放映。

  开场炮声一响,护士姐姐就敏感地注意到,坐在她旁边的李政委身体瞬间紧绷。

  护士担心地侧头观察李玉成的脸,平日里一贯木然的脸此刻无比地生动,眉头微微皱起,眼睛半眯不眯,在大荧幕光线的反射下熠熠生辉。

  她再也没有心思看电影,把一大半的精力放到老人身上。

  今天临出发之前,主管医生反复跟她交待,一定不要让李老太过激动。

  大屏幕上,卡车停稳,战士上场。

  一直关注着老人的护士马上注意到,李政委搁在座椅扶手上的手瞬间抓紧,手背上青筋暴起。

  她不由得暗暗叫苦,这算不算是情绪激动呢,如果她现在让李老离开影厅,多半会被一眼瞪回来吧。

  那架势她见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见第二次。

  护士在心里默默祈祷,漫天神佛保佑,后面千万不要有过于逼真惨烈的场景出现,她真的应付不来啊!

  其实护士有些杞人忧天了,李玉成只是条件反射下的身体应激反应,怪只怪安晓峰把炮声的音效做得太过还原,罗宝河把硝烟的特效搞得过于写实。

  高度追求真实的代价,就是习惯了神剧里一炮下去火焰连天效果的观众,反倒对只腾烟不冒火的“真正”炮击没什么感觉。

  当初剧组在讨论特效呈现的时候,也曾纠结于“艺术”与“真实”之间的平衡。

  最终选择“真实”路线的原因,也不是陈一鸣患有还原战史的强迫症,而是为了先抑后扬,进一步凸显榴弹炮齐射那一幕的震撼感。

  从内部试映时的反馈来看,贯穿全片的炮击音效和烟雾特效,在“真实”的幌子下确实有所弱化,没有给观众带去太多负面影响。

  米图看着占据大半个屏幕的炮击硝烟,听着隐隐炮声下两个主演与山顶哨兵的对话,居然并不觉得声音太吵或是画面太脏。

  因为心神都在剧情上,她本人无暇思索内里的原因,其实无需细究,不过是她习惯了而已。

  开场戏的炮击距离更远,声音是经过放大的,而南岸山顶的炮击距离更近,声音却反而是缩小的。

  这种反差本来很容易被观众识别出来,但就是因为炮击若隐若现地一直没有停,观众的感觉已经大幅钝化,这才给了陈一鸣瞒天过海的机会。

  如果追求声音的完全真实,等于2个小时的电影,光打炮就一个多小时,那样电影将毫无可看性,吵都吵死了。

  得益于安晓峰精湛的音效技术,米图可以完全排除炮击背景音的影响,更专注地感受演员的表演,思考台词背后蕴含的信息。

  米图虽然是女生,但是战争片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