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八章 成长之路必须学会妥协(2)_我祖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灾,瘟疫,那更是官吏们发财的好机会!

  说起来很是憋气,知道又如何?

  坐在这个位置,朱允熥早就明白统治和治理是两回事,他更明白他这个皇帝,不得不妥协。

  小不忍则乱大谋!

  “具体的章程你们来定!”朱允熥又看看臣子们,开口道。

  “皇上,养廉银这个钱?从何出呢?”户部尚书铁公鸡张紞开口道,“您这,又给臣找了个大窟窿呀!”

  “铸币的钱,用在这个上头。”朱允熥想想,“不是定例,先这么着!”

  凡事就怕成定例,所以朱允熥从不说何事当成定例,日后照此办理的话。

  忽然,他心中有种哭笑不得的愧疚之感。

  雍四爷几大法宝,都让自己给抄了。大明朝没有火耗归功,是因为早就推行了银元。但铸造银元的的收益,其实就是另一种变相的火耗归功。

  养廉银也是如此,即将推行的官绅一体纳粮缴税更是如此。

  “现在说说,对缅用兵的事!”朱允熥看了一眼窗外,不知何时,那是叽叽咦咦的蝉,不叫了。

  他看看魏国公徐辉祖,“准备好了?”

  “回皇上!安陆侯吴杰,长兴侯耿炳文等奉旨裁撤不中用的边卫,第一批大概三万人。以练兵之名,即将抵达山东!”徐辉祖开口,“而后登船,开赴缅甸!”

  裁撤边卫也不是好干的活,即便是两位勋贵军侯出手,都不敢说你们被裁了,皇上不养活你们了,而是找个借口调出来。

  “军心如何?”朱允熥问道。

  曹国公李景隆在旁接口笑道,“皇上,臣到以为此事不用操心!”说着,继续笑道,“那些边卫中的老弱,也都是粗鄙武夫。上船之后,只需领兵的人说,到地方了放开了抢,都是儿郎们你们的,抢多少带兵的分文不取,到时候保准各个嗷嗷叫,八十岁的老兵都能拎着刀上阵!”

  这点朱允熥不担心。

  大明朝的军队,只要听见随便抢三个字,那才是满万不可敌。

  “第一批三万人!”朱允熥沉吟片刻,“开赴缅国,此战要快,迅雷不及掩耳!”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