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8章 王竑第二剑,剑斩士绅!(135万大章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8章王竑第二剑,剑斩士绅!(1.35万大章)

  薛瑄清瘦不少,安抚新移民,还在开课授学,闲暇时候他还要读书。

  读书是他最大的兴趣,一日不读书,他浑身不爽利。

  人忙起来,反而官员间的迎来送往假客气,少了很多,因为没有时间。

  广西官场的风气,为之一变。

  从原来的迎来送往假客气、说话弯弯绕绕、各种关系层出不穷,变成直来直去,各个府衙各司其职,都在做实事。

  那些擅长阿谀的小人,都被踢出了官府之中,留下的都是干才,愿意做实事的。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而朝堂刚刚下了圣旨,允许官府征召秀才、举人为朝堂所用,更好的安抚流民。

  这项举措,正对薛瑄的胃口。

  他剔除了很多阿谀奉承的小人,官府内稀缺人手,等待进士补充,遥遥无期。

  能用秀才、举人补充,是最好最快的办法。

  那些来敬轩学宫学习的学子,都被他征召为吏。

  新移民进来的士族,都是宝啊,个个都要安置好,并让他们开枝散叶,形成新的广西人。

  十万士族,如种子一样安置在广西大地上。

  不消十年,广西就会变成汉地,变成和江西一样繁华之地。

  每日晚上他还要写密奏给皇帝,把广西事都事无巨细地写在奏章之上,并向皇帝求助。

  他每一封奏疏,都会得到回信。

  几乎所有困难,皇帝都会竭尽全力地帮他克服,人力物力财力,中枢大力支持。

  从薛瑄督抚广西一年多时间,从江西拨过来的银子,超过七百万两。

  他征召三十几万民夫,挖通了通往贵州、湖南、江西、广东、云南的道路,扩张驰道,沟通水系。

  仅挖通连通各省的道路,薛瑄就花了三百万两银子。

  预计挖通广西所有道路,要花费两千万两银子以上,而且这笔钱,已经得到皇帝的肯定答复。

  这在以往根本是不敢想的。

  这等基础建设,朝堂是完全赔本的,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换做急功近利之君,根本不会做这些小事。

  皇帝却愿意从小事开始做,不吝惜成本,只求百姓日子能好过一些。

  就算皇帝愿意做,挖通道路等事,也是强征夫役,强制百姓劳动,生死不论,往死里压榨民力。

  这也是薛瑄在景泰元年,便数次上书说:“少数民族民力已竭,财力已尽,只有减少贡赋,才可不生变故。”

  奈何一直没得到中枢采纳,为此他还请求致仕。

  直到景泰九年,皇帝大刀阔斧改革,给广西拨大量财货,令广西征召民夫,给民夫钱财,调动民夫积极性。

  而这,是积累在中枢财力雄厚的基础上。

  原来皇帝手里几个仨瓜俩枣,赏赐群臣都不够呢,哪来的钱给民夫?

  现在皇帝有钱,愿意用内帑贴补地方,先把地方的基础建设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