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二)_风云南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西域故也。”目前中原地区所见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正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元代初年,朝廷开始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设立木棉提举司,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据记载每年多达十万匹,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到了明初,朱元璋利用强制的方法,才将棉花种植推广至全国的。

  至于林枫所说的三个地区,再加上南疆棉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正是我国后来的中国五大商品棉基地。

  看到大家不太相信的目光,林枫微笑着继续说道:“大家对棉花的种植有所质疑,这正是科学的态度,因为不经过实践检验,再好的说辞都空口无凭啊。微臣建议在三个地区或者就在金陵城附近寻找一方平原地块进行试验,一旦可行,立即推广全国。”

  “这倒不失为一个稳妥办法。”李景遂用手拉了拉被兴奋汗水粘连在脊背上的衣物,倒是十分期望林枫所说的棉花吸汗这个功能。

  “依林议郎的说法,那可是很远以后的事情,为什么非得现在就开始征求什么纺织机械呢?”查文徽反问道。

  林枫轻轻摇头,这是利在千秋且耽误不起的事情,后世的英国不就是因为十八世纪的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自动棉纺纱机、动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才以棉布倾销世界为起点,开始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历程吗?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聪明的人和创造发明,关键是去发掘和利用啊。就说自己,让林枫平白造一个机械出来,那纯属意淫,但是什么轧棉机、棉弓、织布机、棉梭之类的器械他在后世农村可都见过,小时候好奇贪玩,他没少在织布机上练习玩耍呢!

  “查大人,此处林某是这样考虑的。关于棉花的种植,说句实在话,技术难度并不高,你可以种,别国也可以种,那只能拼各自的种植面积和种植经验了。但是,如果大家都种了,我们凭什么让他国百姓来买我们远途运去的,而不是人家本地所产出的?”林枫看到现场的人开始习惯性的沉思,就继续大谈而谈,

  “事实上,那只有物美价廉这一条道。但人家也可以物美啊,给我们只剩下价廉一个途径。如果才能保证价廉?那就是我们必须保证同样的人工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棉布,我们才能有价格竞争力。”

  “说得好,有道理!”周宗一拍大腿,称赞道。他也是商人里的行家里手,做生意必然要竞争,要赢别人不就是靠比别人快、比别人成本更低吗?

  林枫向周宗微笑着轻轻颌首,表示感谢,继续说道:“那只有我们掌握了别人没有的科学技术,制造出了别人不可能制造的纺织机械,才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万物同理,我们将来的棉花贸易如此,武器生产也是如此,其他商品皆是如此。我敢预言,棉布贸易将来必然成为我们大唐未来的经济支柱之一。”

  “那发明机械者也可以为别的国家发明机械啊?”查文徽不甘心失败,再提一个疑问。

  “查大人所虑极是。对此,林某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那就是引入专利制度。你发明了一个从来没有的机械,你可以向国家申请专利,以后谁用你的专利,谁就向你支付一部分的钱,或者,我们国家出面,出一笔钱将这项专利买断,约定他不得再卖于别人!”借此机会,林枫赶快把知识产权、专利的概念扔了出来。当然啦,如果真实行起来,谁得益最多?自然是林枫啊,他肚里藏了多少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技术啊!

  “此法甚好!”工部尚书陈继善也是辩论赛以来第一次说话,却是林枫的称赞。作为工部“堂把子”,他可是对自己主管那“疙瘩”的老师傅们敝帚自珍的习性习以为常且深有感触的。

  查文徽再也无话可说,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

  这时,不光是廖居素,连韩熙载看林枫的眼光里都有小星星了,这位兄弟才真得称得上是知识渊博呢,似乎无所不知啊。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