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廖居素人才疏(二)_风云南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礼官语音刚落,枢密副使魏岑就抢出班列,高声奏道:“陛下,此疏谬矣。我大唐素与邻国睦好,若行此窃人行径,非光明正大之举,必遭邻国所垢,徒污我国美名。且人才之高下优劣,如何裁断,敦知是南郭先生还是良材美玉,岂可一概揽之?”

  当然,魏岑也在心里迅速揣摸了一下李璟的心态,想来应该是圣上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常酒鬼,才让朝堂来辩论的。再说了,他心里本来就是恨恨不已:现在朝堂上来了一个林枫,已经逼得我们这么被动,再多来几个,我们还混不混了?!所以,他第一个就跳了出来。

  “陛下,魏大人所论实不足取!‘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遍览历史,凡强盛一时者皆吸纳罗致各方人才!我大唐,先有先帝招贤于天下,方有宋齐丘、萧俨、江文蔚、韩熙载之干才,复致我国雄于南方。”

  魏岑话音刚落,枢密副使常梦锡立刻扬声驳道,先引用了秦朝宰相李斯《谏逐客书》的开首语,并举出了本朝引进的人才。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大唐不过三十余州五百万户,与天下万国疆域人才相比,可谓大江与海洋之比。我大唐欲崛起于天下,必须先纳天下顶尖之人才,如大江奔涌入海洋,方成其大,方显其渊。”常梦锡瘦弱的身体里爆发出了雷鸣般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

  “臣以为,魏大人所言邻国之怨,纯属无稽之谈。昔日我唐接纳宋齐丘、江文蔚、韩熙载等大臣,我朝可曾接过邻国只言片纸抗议?!最终,反而成就我唐招贤若渴之美名。微臣以为,国与国相交,唯实力耳,我大唐雄于天下,岂有实力强者害怕实力弱者?!”常梦锡鄙夷地说道。前几年,发起攻闽之战就是陈觉、魏岑等人的主意,这一会儿却打着与邻睦好的名义出来反对,黄鼠狼出头替鸡辩护?我呸!

  常梦锡所说的也是一个不容反驳的历史事实。在满目俱是武将权倾天下、翻云覆雨的五代十国,小小一介儒生、一个小文官算个球啊?那也就是他们摆在外面显示尊儒重才的门面而已,走就走了,人才多的是,真把自己当回事儿啊?

  魏岑脸色有些发红,一时无语以对。

  “至于魏大人所提人才判断之事,更是小事一桩。南郭先生一时得以厮混成功,皆因齐宣王不识真假、喜爱合奏而已。待得喜爱独奏的齐湣王上位,南郭先生星夜逃走,徒成笑谈!今朝,我皇慧明圣断,轻易可擢一个奇才林枫于民间草野,一举推动我朝变革,圣上目光之远大卓绝精深,岂是那齐宣王之流可比?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