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章 风雪暂歇_陛下替我跪佛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要过年了,皇城里各处都要擦洗干净,太监们宫女们穿着棉制的袄子在各宫的小道上穿梭个不停。

  层层的白雪丝毫没有融化之意,覆盖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上,为煌煌宫城添了些肃杀静谧之美。

  头戴簪花官帽的女官们三三两两路过,越发成了皇城中难得鲜活的景色。

  武英殿里,几个大臣站在一旁,低着头,一声不吭。

  “辽东大雪二十七日整,牛羊冻毙,百姓饿死,你们户部却说没有棉衣棉布和钱粮可以就近调配,好,好的很……”

  皇帝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将几本折子放在了一旁。

  他是笑。

  朝臣们却越发战战兢兢。

  自十一月中旬以来,一场大雪从辽东一口气下到了郑州,燕京城中因为陛下下了严令命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严查倒塌房屋,又专门派人守着粮仓和养济院,才让京中几乎无人因屋舍倒塌而流离失所。

  燕京之外的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京畿左近的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等地都有灾况,河南怀庆一带有数百间屋舍倒塌,北面的辽东更是大雪成灾。

  大雍立朝两百年,如何赈灾早有成规定例可循,不过是:赈济灾民、减免赋役、富户输捐三样,其中赈济灾民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法子。

  事情也就卡在了这一步上——辽东以军镇为主,有定辽、广宁两大卫城统领二十余座小卫城,其中广宁卫受灾一事早在二十多日前就传到了永平府,大雪如盖,摧屋倒房,狂风夹着大雪,百姓穿着棉衣走在路上都有冻毙的风险。

  可是,在北直隶最靠近辽东一带的永平府,广宁卫的求救信竟然就被耽搁了下来,直到辽东都指挥使司应若的折子递到御前,永平府各仓竟然连一根棉线都没调拨往广宁卫。

  “应若这一封折子在路上走了十一天,十一天前广宁卫已经冻死、饿死了四十多百姓,还不知道有多少尸首是被白雪笼罩无处可寻的。各位爱卿,你们告诉朕,咱们大雍朝开科举、选官吏,到底是考了些什么东西出来,又选了些什么东西,竟然就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去死?”

  身为吏部尚书的李从渊连忙跪下请罪。

  沈时晴的目光越过他看向其他人。

  三位阁老之中礼部尚书刘康永已经上书乞骸骨,按说当皇帝的应该先是挽留,让他“再三”乞骸骨之后再应允,以示君臣相得。

  可沈时晴也不觉得自己跟他有什么可“得”的,刘康永上书了,她就允了他辞官回乡。

  她生怕自己稍有推辞,那位“生而无礼”的礼部尚书就觉得自己还有机会留在朝堂。

  “陛下,臣以为永平府知府魏选等人尸位素餐、援助不利,当按罪论处。”

  说话的是刑部尚书常盛宁。

  自从刘康永告老,常盛宁似乎就顶上了他的位置,不仅会被叫去乾清宫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