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八三章 三剑客_香江大亨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点佣金。”父亲向他灌输从业常识。

  “我要自己有这么多的钞票就好了。”李兆集常这么想。但他发现,华夏的钞票愈来愈不值钱,昨天还能买一升米,几天后可能一把都买不到。

  “钞票有什么用?还是实物牢靠。”李兆集对钞票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1948年,李家的银庄开不下去,变卖家财来到香港。

  此时,正是“难民”潮,香港市面,炒汇炒金,如火如荼。于是李兆集就去金号挂单,加入炒汇炒金的行列。

  香港黄金匾乏,李兆集就去葡京,找到当地势大财雄的贺氏,与澳门的炒手联合炒金,获利不菲。

  五十年代,炒金降温,李兆集开始做贸易,找钱投进货物里滚动,钱自然愈滚愈多。

  面对着大捆的钞票,李兆集仍抱着根深蒂固的不踏实感。后成为地产巨无霸的李氏回忆道:

  “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耳染目睹,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圆券等,都可随着zz的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知道银纸不能代表什么,只有抓着实物才是最可靠的,是可以保值的。”

  1958年,香港经济步入起飞阶段,房地产渐成热潮。原先一些没多少名气的华商,如霍鹰东、廖宝善等人涉足地产,生意愈做愈大,成为财大气粗的新贵。

  一天,郭德盛把至友冯景囍、李兆集相邀到一起,商议跻身地产界。

  地产是动辄需投入巨金的生意,三人都还是小富,唯有合股才能启动。

  不久,三剑客和另外5名股东合资创立永业企业有限公司。他们第一宗业务,就是买入沙田酒店,然后以此为基点,稳扎稳打。

  永业手中没一块地盘,竟投官地,当时竞争力最强的是英资地产公司。

  他们便把目光盯住旧地盘,香港待拆的旧楼很多,旧地盘比较容易得手。这种地盘,通常面积很小,大地产公司不屑一顾,他们却如获至宝买下,他们的资金,正适合在小地盘施展。

  几年下来,永业虽没出现奇迹,却一步一个脚印,从未有过什么失误。

  1963年,三剑客从永业退出,重新注册一间公司,叫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

  新鸿基公司的名称,新,取自冯景囍;鸿,取自郭德盛鸿昌合记的鸿字;基,则取自李兆集的基字。

  熟悉三人的亲友,说新鸿基的成立,是义结金兰、桃园三结义,更有人把他们并称为地产三剑客。

  这三剑客,郭德盛稳健持重,冯景囍勇猛果敢,李兆集敏捷精明。郭德盛年高望重,担任董事会主席。

  公司注册资本五百万万港元,实收资本三百万万港元,每人投资一百万万港元。

  这些钱拿到今天,只够一人买一個新界的住宅单位,从事地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