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二章 计功_大魏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那控制在高山土著手里,隔一段时间,土著会拿着沙金下来贸易,换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布和盐,铁器等等。

  整个东藩形成了二十来个自然村落,没有大的宗族,祠堂都很小,数量也不多。

  最多的还是妈祖庙和土地公庙,每个村的村头都有小小的土地公祠,四季香火不绝。

  村落以茅草屋为主,就是草制成的房顶,夯土和稻草混合而成的墙壁,木制梁柱,房舍相当简陋。

  官府的建筑也只有寥寥几幢,陈笃中笑话自己住的还不如昌文侯府的门房,这可不是说笑,说的可是事实。

  这是一片绝望的土地,驻军不多,事情不多,每天见到的只有蓝色的大海,茫茫无边,看久的只有深刻的孤寂感和无力感。

  “我省得。”刘益点头答应下来,神色相当郑重,这是一次重要的差事,秦东阳不适合,只能刘益前去。他当然知道现在的东藩是什么样的,大片的茅草屋和几个防御用的军寨,一个简陋的用于停船的码头。

  这些物品只能藏在某个小型的军寨中,徐子先应该会给一封书信,陈笃中对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理所应当不会拒绝。

  “最少分两艘船装。”傅谦满脸的患得患失道。

  “参战将士集体算一等功劳。”徐子先道:“当先冲阵者,执旗者,斩首者,擒敌头目者,分别计劳算功,不要屈待了将士,阵亡将士,重伤将士的抚恤,一刻不停,立刻就开始准备,这些事交给李长史和孔参军负责。”

  众人无不点头,可想而知会有一段忙碌的时间。

  秦东阳会带着大半的武卒回南安,准备随船往东藩,大量的新卒会陆续调任岐州,应该是以水营兵为主。

  南安那边的老卒,会陆续拆散,充实岐州,东藩等处,新卒和老卒陆续完成混编,等东藩兴建到了一定阶段,再于南安招募新卒。

  徐子先的目标是今年内将武卒人数扩充到九千人到一万人。

  功劳上,分为集体一等至三等这三个层次,理论上来说只要打赢一定规模的胜仗就是集体立功,从三等到二等,一等则不一定。

  此次做战消灭了盘踞岐州十多年的海盗,缴获了大量物资,消灭了陈于泰其部,斩杀了陈于泰这个血债累累的海盗头目,从人心舆论,到天子和两府,包括福建路的所有行政机构都会为此欢欣鼓舞。

  同时大量的受到岐山盗祸害的百姓得报大仇,对人心来说是一种相当强烈的抚慰。

  就是以徐子先本人来说,得以偿还父仇,满足上一代南安侯的缺憾,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满足。

  一等大功,名副其实。

  三等大功,每个武卒都能赏钱五贯,等若两个半月的饷钱。二等大功则是十贯,一等大功,每个武卒赏赐三十贯。

  除此之外,先登,陷阵,夺旗,斩首,负伤,俱按大功等级给予不同等级的赏赐和补贴。

  只有一条永远不变,重伤伤残将士的安置费用,还有战死将士的抚恤,对其家人的补贴安置,不管是几等功俱是按第一等的标准安置发放。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