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四章 黄皮猴子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四章黄皮猴子

  “这个乐器的声音真是让人有点不舒服。”一个金发女音乐家小声说道。

  王耀笑了笑,没有搭茬,古琴的声音,算是所有乐器中最特殊的了,第一次听难免会感到不适。

  洛锦拨动古琴,看着准备好的成员们,做了个收拾。

  几名编钟演奏者敲响编钟,层层叠叠的金玉之声荡漾开去,让巨大的会场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二胡凄凉的声音和羌笛合奏伴着编钟的陪衬,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很多场中的工作人员都停下动作,好奇的张望。

  华夏的乐器因为礼乐崩塌,最终走向两个极端,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也可以叫做文人乐,重在自品就是写给自己听的,包括宫廷的教化礼乐,也都是皇族个人取向。

  民间音乐的乐器最开始是热闹,然后有了卖艺方式之后,更加突出了个人演奏风格,而且边走边唱,十分随意。

  尽管华夏音乐发源比较久远,种类繁杂,但是没有像西方这种系统类的音乐,西方的音乐注重交响,所以相互配合,而且各个声部和声完善,一直到主导了世界流行乐,让这种音乐模式成为了主流。

  华夏音乐因为两个发展方向,在进化的过程中算是缺少了一些东西,戏曲配乐算是合作最为融洽的一个方式了,但是在现代流行乐中依旧有很多缺陷。

  倒不是不好,就是因为与规则相悖。

  王耀在创作的时候主要就是在每种乐器的特性上来进行融合,这样能够弥补很多,在不失去华夏特色的同时,也顺应了听众的耳朵。

  因为想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的,尤其是听习惯了西方式音乐的听众。

  就好比听惯了流行,再去听古典,就会不知所云。

  并不是东西不好,而是审美习惯有了偏好。

  而想要改变这种偏好,就是要先适应它。

  洛锦弹奏古琴作为指挥让王耀有些惊讶,他利用古琴的每个特色音来调控成员的节奏,而且还能用古琴的特色音做到承上启下的转变,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这首礼仪之邦开篇用编钟和二胡,羌笛以及定音鼓来营造一个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氛围,拉开乐章的第一幕,然后像是一个人的回忆倾诉,空洞甜美的箜篌和古筝配合笙箫缓缓的情愫故事内容,再由琵琶与编钟合奏,推向故事高潮。

  琵琶被誉为金戈之声,也称杀伐之声,加上编钟悠扬沉缓的衬托,描绘出了一个勇往无前的气势,代入乐章高潮。

  之后迎来琵琶与箜篌以及扬琴的对抗,穿插着三线和柳琴的辅助,将之前的意境全部搅乱,紧接着就是以二胡替代箜篌对抗琵琶,和其他拉弦乐器的辅助彻底将乐章推向乱象的节奏。

  到最后一声古琴和鸣金声中,万籁俱静,由唢呐配着编钟模仿鸟声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