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敢求不敢应_边月满西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这是个麻烦。”

  酒三半意味深长的说道。

  “现在还想喝不要钱的酒吗?”

  刘睿影反问道。

  “不想了……一点也不想!虽然不要钱的酒喝起来很刺激,但要是喝出来了麻烦可就没什么意思。”

  酒三半脑袋摇的好似个拨浪鼓,一刻不停。

  花钱的酒虽然要费银子,可不花钱的酒不仅有可能费银子,还有可能把人都搭上,这么对比下来那点便宜,还是不占的好。

  刘睿影看着那位正在和有人寒暄的“汪老大”,深深地叹了口气。

  在石碾街还是石碾村的时候,有两位手艺极好的补匠。

  以前闭塞的山村里,每天都会有鲜活的面孔让寂静的变得山村热闹起来。

  因为山村闭塞,阡陌交通往来不便,故而就会与许多行脚商人,带着货物,走南闯北的贩卖。

  一根扁担或是一辆拉板车,上面就承载着一个村落几个月里最大的惊喜。

  其中有挑着卖衣服的,有拉着车卖豆花儿的,有收废旧器具的,还有补匠。

  这里面对村落中人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补匠。

  补锅,补伞,补盆。

  冷补热补样样都能补。

  这便是补匠们的招牌。

  每当类似的吆喝声在村庄里响起时,总会配合上金属起雾的敲击。补匠声音洪亮,再加上敲击之声,就能够穿透墙壁,准确无误的传达到每一户人家的每一双耳朵里。

  紧接着,整个村落便会早动起来。

  然后家家户户都会从自己的屋里搜刮出穿了洞的铁锅,漏了沙眼的脸盆等器物。

  补匠虽然也有不少,不过这对姓汪的兄弟手艺最好,名气最大。

  手艺人靠双手吃饭,最爱惜的便是自己吃饭的家伙。

  故而汪家兄弟一年四季都会带着手套。

  冬天的时候,带着一双翻毛鹿皮的,夏天天气热,却是用单层的布衬上光滑的里子,戴在手上。

  身穿一套极其老式的灰色或是土黄色短打,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即使最破的茶棚里的烧水活计穿的也比这个款式要新颖的多。

  兄弟俩没有拉板车,一人一根扁担。老大的肩上挑着火炉、煤炭、铁块。老二扁担上的框子里则是各式各样的修补工具。

  村落中人早就在自家门口等候。

  他们两人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也不需要再行吆喝。

  有东西得修补的人家,看到他们俩路过,便会招招手,然后使唤家里的孩子或是小辈,给两位师傅看座、泡茶。

  没有茶的人家,就从缸里打一盆清水,给师傅们擦把脸,振奋振奋精神。

  其实这茶喝不喝都无所谓,脸擦不擦也没有关系。无非是主家想要表现出自己对师傅们的尊重而已。

  毕竟师傅开心,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手艺。

  寻常人修补的锅可以用小半年的光景,他们俩做完的活计却是就要旁人长久至少一季。

  遇上有家资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