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六章 四纵四横,安排!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昆明、兰州以及京畿到广州的这几条,加上京畿到宣府、大同的两条,这几条战略意义重大,其余的可以押后。”

  杭敏心里暗道,原来陛下你知道没有这么多钱和人啊。

  果断摇头,“也不可能,就是这六条,也不可能同时动工,需要选择最重要的一两天先修,其余的后面慢慢来。”

  朱见济也知道,以大明目前的经济体量和物资产量,确实不可能同时动工太多基建工程。

  而且也确实没这个资金。

  对杭敏道:“反正工部那边自行规划,到时候上奏于朕,民夫和资金的事情,这不是工部该操心的事,朕都会解决。”

  杭敏哦了一声,“那微臣可以领旨。”

  陈循在一旁道:“那微臣没法领旨。”

  没钱!

  这一番官道修建下来,大明接下来三五年里,国库都不会有任何盈余,甚至要入不敷出,而中国人嘛,有个保守心态。

  总觉得荷包里有钱才有安全感。

  陈循也这么觉得。

  所以他绝对不会同意掏空国库来同时修官道。

  朱见济知道陈循在担心什么,笑道:“放心,用不了几个钱,别忘了,咱们大明现在有一个偌大的后花园。”

  中南半岛有的是人!

  陈循道:“微臣知道陛下的意思,在中南半岛,用微薄的钱就可以征召大量民夫降低成本,可别忘了,这些官道需要大量的水泥、钢筋和河沙,而且在运输这一块成本也无比巨大,几条官道综合下来,国库根本无法同时承担,而且这些年气候越来越冷,我们的农作物产量——”

  朱见济打断他,“朕知道要进入小冰河时期了,但农作物产量可没下降,反而在攀升,要不然咱们暴增了数千万的人口,都在喝西北风么?”

  不得不说,自己提前建立农部发展农业种植有先见之明。

  大明人口几乎倍增!

  就这样,大明到现在也没出现粮食危机,番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最大的作用还是农部那边对农业科学种植的研发,大力推广之下,使得粮食产量有了巨大的提升。

  但人口如果持续这么暴增下去,粮食危机始终会来到。

  所以土地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不土地改革,就无法推动百姓的种植积极性,而且也无法让更多的土地达到使用价值——现在大明的人口密度还是很稀。

  很多地方都可以开坑出来,结果一直荒废着。

  陈循不做声了。

  这是陛下的功绩,摆在眼前的事实,他没法反驳。

  朱见济继续道:“至于运输方面的成本,会大幅度降低的,朕过几日给工部那边一些设计图,工部成立专项组,迅速攻关并生产河沙挖掘、筛选的设备,而河沙的运输么——这样,由工部成立一个专们的生产厂,同时开通多条整齐运输车的生产线,争取月产量能够达到二十台甚至更多,以便在全国的官道建设中将之投入使用。”

  杭敏道:“这倒是没问题,但随之而来有个问题,钢铁和煤矿的需求将大幅度提升,需要继续煤矿的开采规模和炼钢厂的数量,以便满足国内日渐增长的需求。”

  朱见济点头,“煤矿开采和钢铁冶炼,重点在中南半岛展开,尽可能的把中南半岛的煤矿和铁矿先用了,毕竟那地方——朕可不敢保证,会一直是我大明的后花园。”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