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华字典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套远超切韵和平水韵的韵法。

  是一个崭新的开创古今的韵法。

  殿下大才啊!

  朱见济笑道:“大明在孤的治理下,必将走向一个崭新的未来,当国家的军事、经济、工业和农业都发展了起来,那么势必需要更多的人才,人才怎么来?当然是读书。可未来的大明,不需要那么多的八股科举进士,需要的是更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这个缺口很大。而且国家富裕了强盛了,自然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能读书,所以这是孤教育改革烧的第一把火,在孤的理想中,未来数十年后的大明,不说全民开智,至少也要达到七成左右的识字率。”

  扫盲是个大工程。

  二十世纪的中国,扫盲都经过了几十年,在大明这封建王朝,读书更艰难的时代,要想完成扫盲,没有个一代人的努力根本做不到。

  所以朱见济不敢妄想全民开智。

  在他驾崩之前,大明能有七成的人都识字,那他就成功了。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三件事。

  标点符号。

  韵法改革。

  繁体简化。

  其中标点符号最简单,这主要是简化阅读理解中的断句问题,毕竟古文生涩,断句基本上只能靠读者自己去理解。

  有了一套完整的标点符号,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韵法改革,是将复杂的平水韵和切韵抛弃,用更简单的汉语拼音方法,来让百姓读书更轻松简单的入门。

  但这肯定还不够。

  还得繁体简化。

  因为繁体字实在是太难认,而且难写。

  当这三个操作落实并且成功之后,大明那时候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农业发展到可以养活爆炸的人口了,就可以推广全民扫盲。

  所以,接下来几年,陈献章要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朱见济缓缓的道:“陈献章,这个标点符号体系,韵法体系,都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体系,孤真正让你去做的事情,才是千古功德的大事。”

  顿了一下,“这个事,在这个时代,让你们这群读书人来做,会很难,不过你不用担心,孤会经常来国子监给予指点。”

  陈献章问道:“殿下,是什么事?”

  朱见济缓缓道:“平水韵和切韵,都有一本韵书,那么孤创造出来的这个新韵法,自然也要弄一个韵书出来,嗯不对,孤不打算将之称为韵书,而是称之为字典。”

  自己还没登基,没年号。

  叫景泰字典?

  转念一想,么得意思,没必要给老朱挣这个面子了。

  道:“这个字典,就叫新华字典。”

  陈献章一脸茫然,“为什么叫新华字典?”

  朱见济哈哈一笑,敷衍过去。

  他还真不知道新华字典为什么叫新华字典,大概是新中华的字典?

  没研究过,确实不知里面的意思。

  笑道:“这个字典编成之后,将是未来读书人读书认字的入门手册,是所有读书的基础,是决定我大明未来煌煌盛世的根基,陈献章,孤把这个重任交给你,你切莫要孤失望!”

  陈献章闻言只觉有些热血沸腾。

  不过朱见济下一句话就让他感觉压力山大,“陈献章,这不是一本照抄现有字的字典,而是一本创新立异的字典,要把大部分的字都简化一下,比如剑这个字,可以简化成这样——”

  朱见济拿起来笔,在宣纸上写了个“剑”字。

  陈献章瞠目结舌。

  讷讷的问道:“所有字都要简化?”

  朱见济反问,“不然?”

  陈献章愣了好一阵,然后骤然满脸潮红,跪下行礼道:“臣,必然不孚殿下重托!”

  他现在才算真正的明白,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一件何等的大事。

  这将是读书历史上的丰碑。

  一旦做成了……

  他陈献章很可能和仓颉一样,真正的名垂青史。

  朱见济笑眯眯的道:“别忙着表态,这个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简单,哪怕孤让你在国子监找几十个人,至少也需要几年的时间,另外,孤还会随时给你纠正,所以这个功绩,不会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整个团队的!”

  老子当然要挂总编的头衔。

  你陈献章只是个副总编。

  陈献章笑道:“微臣谨记殿下指示!”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