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7章 两封信件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虎极为重视兵卒的战力,认为军队是一个国家安定的基石,军队不乱,他人就算不满造反也能轻易镇压下来,如何保证军队的忠心?如何保证兵卒战力经久不衰?

  除了日复一日的训练、思想教育外,物资供应不间断也是极为重要的保证。

  平原之地,城池周边最好的田地都是军屯田,可以预见的是,城池内的百姓十之八九都会与军卒这一群体有很大的关系,在律法确立下,官吏、富户想要侵吞军队的田地、欺压百姓就困难许多,而且叛军前来攻城时,也会因为城内军事素养百姓占主体,想要拿下这样的城池就会极为困难。

  最好的田地,旱涝都易于保证物资供应,即便百姓供奉的赋税不足,军队这一群体的物资供应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也因此会让军方对各城的政治影响力大增,会不会形成军人长久执政情形?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董虎不认为军队长久影响政治是件好事,但却是现阶段对他最好的选择,无论愿意不愿意,在人丁少而兵卒多情形下,他都要更为倾向于兵卒的利益,只有如此才能让兵卒围拢在他身边,心甘情愿供他驱使。

  刘焉、张修、张鲁……甚至韩遂、马腾等人没想到董虎会如此果决,会在关东诸侯虎视眈眈雒阳时,还会将一只眼睛盯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只是他们不知道,无论他们何时进攻汉中郡,董虎都会毫不犹豫发动战争,结果都不会有太大改变,除非张修、张鲁领兵十万杀入汉中郡,而这是不可能的。

  在黄巾军造反时候,五斗米教就跟着造反了,让他们与不听话的苏固拼个你死我活没有问题,想让刘焉动用十万兵马、数百万石粮食支持他们,这怎么可能?

  只要刘焉不是全力支持张修、张鲁等人,仅凭那么点人是不可能刚刚干掉苏固,汉中郡就立马稳若泰山,三路共计两万大军杀入,董虎不相信自己会输,但当信使日夜不停将信件送到手里,看到如此惨重战损后,心下也不知道是怎样的滋味。

  即便没有此次一战,他也知道攻打汉中会是如何的艰难。

  攻打汉中最稳妥的路线就是后来诸葛亮经常走的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条道路极为凶险,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道路险要,而是这些道路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崖壁上的栈道,一旦被人发现,一把火就能让人进退两难,若是敌人藏在山中,如特种兵那样,在退路上放一把火,所有人都得成为俘虏或尸体。

  所谓祁山道就是走武都郡道路,由武都郡进入汉阳郡,当然了,也可以绕过剑门,是当年董卓就任“蜀郡北部校尉”时北上白马羌地盘道路,自高原绕一大圈攻打河湟谷地,只不过蜀郡百姓是盆地低海拔地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