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下,青云之上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仗,鞑靼人在他们最辉煌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弯刀铁骑下颤抖。

  然而时过境迁。

  元,已经不是当年的元。

  中原先是出了个朱元璋,好家伙,带着徐达、常遇春等一众猛将颠覆了大元帝国,如今这一代的大明君王,又是一个善于打仗的朱棣。

  论打仗,鞑靼人还是无所畏惧。

  除了朱棣。

  燕王时期的朱棣,就让鞑靼人痛不欲生,何况现在朱棣已是天子。

  大帐之中的鞑靼将领,其实都懂那么一点兵法,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空城计——这个和读书有关,草原上的汉子,没多少人喜欢读书。

  更喜欢马背颠簸。

  打仗嘛,认证一个千古不变的经验和真理,做好这一点就够了:你不挨对手的刀,并给砍中对手,你就赢了。

  所以一般来的比较直爽。

  听吴笙游一说空城计,大多不是很懂。

  但阿鲁台知道。

  能当太师掌控鞑靼的人,不仅仅是靠勇猛,也得有谋略。

  是以阿鲁台一听到吴笙游这么说,就觉得这事极有可能:朱棣哪有那么多的兵力来两线开战,就算要征兵,以大明的动员能力来说,确实不难,但绝对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就在边线上对自己形成兵力压制。

  各地兵力,到边关来不要时间?

  粮草辎重的运送不需要时间?

  要知道大军开拨和粮草辎重的运送,可没你小部分人马来的快。

  吴笙游笑着读阿鲁台说:“据当下局势,和我对大明的了解,就算朱棣再好战,他也不敢拿大明国祚来冒险,所以大明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抵御咱们南下,而是平叛梅殷,大明甚至为此愿意放弃整个北方的片刻安宁,等平叛梅殷后,再集中力量来迎战我们,只不过朱棣这人好战,他敢靖难登基,若是这个时候北方这边被咱们打得千疮百孔,他在史书中会成为笑柄,所以朱棣不敢不表态,他只能亲自来到榆木川。”

  阿鲁台颔首,“确实有这种可能。”

  吴笙游情绪大振,有了阿鲁台的支持,他的观点和理念就能在鞑靼施行,继续道:“所以朱棣来此,并不是为战,而是为在绝境中求一个最好的局势,他麾下的兵马,不会超过五万,而且他也不会恋战,只要咱们大规模的进攻,他必然要退,将来史书记载,也不会说朱棣拱手让出了北方,而是战而不胜罢了,后人评断他只会说能力和局势的缘故,不会评价他作为帝王合不合格。”

  阿鲁台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我们大肆进攻?”

  吴笙游摇头,“现在还不能,朱棣这个人,不能太过轻视,要知道一件事,朱棣将北平升为顺天府,这个意图在大明那边无人不知,朱棣是想要迁都的,所以他这一次来榆木川的真实目的,我们还需要试探,不过可以确定,他身边真没多少兵力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